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徐思玉出城回报,侯景大喜说:“救我的人,是你啊!”
癸丑日,韦黯开门接纳侯景,侯景派将领分别把守西门,斥责韦黯,扬言要杀他;随后又拍手大笑,摆酒设宴,和韦黯尽情欢饮。
韦黯是韦睿的儿子。
朝廷听说侯景战败,没得到详细消息;有人说“侯景和将士全阵亡了”
,朝野上下都很担忧。
侍中、太子詹事何敬容到东宫见太子,太子说:“淮北刚有消息传来,侯景肯定保住了性命,不像传言说的那样。”
何敬容回复:“侯景要是真死了,才是朝廷的大幸。”
太子脸色大变,问他原因,何敬容说:“侯景是反复无常的叛臣,终究会祸乱国家。”
当时太子正在玄圃亲自讲解《老子》《庄子》,何敬容对学士吴孜说:“从前西晋崇尚玄虚,导致中原沦落到胡、羯手中。
现在东宫又这样,江南难道也要被异族占领吗!”
甲寅日,侯景派仪同三司于子悦火速进京上报战败消息,同时请求贬官削爵;梁武帝下优抚诏书,没同意他的请求。
侯景又请求供给物资,梁武帝因他刚战败,不忍心调走他,乙卯日,就任命侯景为南豫州牧,原有官职不变;改任鄱阳王萧范为合州刺史,镇守合肥。
光禄大夫萧介上奏劝谏说:“臣听说侯景在涡阳战败,单人匹马前来归顺,陛下不吸取以前的教训,还下令接纳他。
臣认为,恶人的本性不会改变,天下的恶行都是一样的。
从前吕布杀丁原投靠董卓,最终又杀董卓成了叛贼;刘牢之背叛王恭归顺晋朝,后来又背叛晋朝发动叛乱。
为什么?狼子野心,终究没有驯服的可能——‘养虎为患’的比喻,早说明老虎饿了就会吃人。
侯景凭着凶狠狡诈的本事,受高欢‘卵翼庇护’之恩,官至台司、身任方伯(地方长官),可高欢尸骨未寒,他就反叛。
反叛不成,又逃到关西投奔西魏;宇文氏不容他,才来投靠我们。
陛下之前之所以‘不拒细流’,不过是想把他当作‘属国降胡’,用来讨伐东魏,希望能有一战之力罢了。
现在他损兵失地,不过是边境上一个普通人——陛下为了一个普通人,放弃友好邻邦(东魏),臣私下认为不可取。
要是朝廷还期待他‘一鸣惊人’、立下‘暮年之功’,臣想说,侯景绝不是能建功的人。
他抛弃家乡如脱鞋,背弃君亲如丢草芥,怎会因仰慕陛下圣德,成为江淮地区的忠臣!
事实清清楚楚,毋庸置疑。
臣年老多病,本不该干预朝政;但楚囊临终仍有‘城郢’(保卫都城)的忠心,卫鱼临死还有‘尸谏’(以死劝谏)的气节。
臣身为宗室遗老,怎敢忘记刘向(西汉忠臣,屡次劝谏)的初心!”
梁武帝感叹他的忠诚,却没采纳他的建议。
萧介是萧思话的孙子。
己未日,东魏大将军高澄到邺城朝见孝静帝。
西魏任命开府仪同三司赵贵为司空。
西魏皇孙出生,宣布大赦。
二月,东魏杀南兖州刺史石长宣,因为他是侯景的党羽;其余被侯景胁迫的人,全都赦免。
东魏收复悬瓠、项城后,完全恢复了原有疆域。
大将军高澄多次派人送信给梁朝,请求恢复友好关系,朝廷没同意。
高澄对贞阳侯萧渊明说:“先王(高欢)和梁主和好十多年。
听说梁主拜佛的祝文中写‘为魏主、先王祈福’,这是梁主的厚意。
没想到一朝失信,引发战乱——我知道这不是梁主的本意,肯定是侯景煽动的,应该派人去沟通。
要是梁主不忘旧好,我也不敢违背先王的心意,被俘的人都会遣返,侯景的家属也一并送回。”
萧渊明于是派省事(属官)夏侯僧辩向梁武帝上奏,说“勃海王(高澄)是宽厚长者,要是恢复和好,会放我回梁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