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光大元年丁亥(公元567年)
春季正月初一,发生日食。
尚书左仆射袁枢去世。
正月初三,陈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大”
。
正月十九日,陈废帝(陈伯宗)到南郊祭天。
正月二十日,北齐太上皇帝(高湛)返回邺城。
正月二十七日,周武帝举行亲耕藉田仪式。
二月初一,北齐后主(高纬)举行加冠礼(象征成年),大赦天下。
当初,陈高祖(陈霸先)在梁州时,任用刘师知为中书舍人。
刘师知学识广博、擅长写文,熟悉礼仪制度;历经陈世祖(陈文帝)一朝,虽然职位没升迁,但受信任程度很高——他和扬州刺史安成王陈顼、尚书仆射到仲举一起接受遗诏,辅佐新帝(陈伯宗)。
刘师知、到仲举常年在皇宫内办公,参与决断各项事务;陈顼则带着三百名随从住进尚书省(朝廷行政中枢)。
刘师知见陈顼的地位、权势被朝野上下看重,心里忌恨他,就和尚书左丞王暹等人谋划,想把陈顼排挤出京城。
众人犹豫不决,没敢先动手。
东宫通事舍人殷不佞,一向以名节自居,又受东宫(太子府)委托,就骑马首奔陈顼的相府,假传圣旨说:“现在天下太平,王爷可以回东府(扬州刺史官署)处理州里的事务。”
陈顼正要动身,他的中记室(属官)毛喜飞马赶来见他,说:“陈朝得天下时间不长,国丧接连发生(指陈文帝去世),朝廷内外人心惶惶。
太后(沈妙容)深思熟虑后,才让王爷您进尚书省共理朝政。
今天这话,肯定不是太后的意思。
国家社稷为重,希望王爷三思——必须再向太后奏请确认,别让奸人得逞。
现在您一旦出京,就会受制于别人,就像三国时的曹爽,想做个富家翁都做不到啊!”
陈顼派毛喜和领军将军吴明彻商量,吴明彻说:“新帝正在守丧(谅暗,指帝王居丧),朝政有很多缺失。
殿下您就像周代的周公、召公那样,是皇室至亲,应当辅佐安定社稷,千万留在京城别犹豫。”
陈顼于是假装生病,召刘师知来见自己,留住他谈话;同时派毛喜先入宫向太后禀报。
太后说:“现在伯宗年幼软弱,政事全交给二郎(陈顼排行第二)处理。
让他出京这事,不是我的意思。”
毛喜又把这话告诉废帝,废帝说:“这是刘师知他们自己做的,我不知情。”
毛喜出来把情况报告给陈顼,陈顼立即囚禁刘师知,亲自入宫见太后和废帝,极力陈述刘师知的罪状,还亲自草拟敕令请太后、废帝签字,把刘师知交给廷尉(司法机构)查办。
当天夜里,刘师知在狱中被赐死。
陈顼任命到仲举为金紫光禄大夫(闲职,削夺实权),王暹、殷不佞一同被交付治罪。
殷不佞是殷不豁的弟弟,从小有孝行,陈顼一向看重他,所以唯独他没被处死,只被免官。
王暹被斩首。
从此,陈朝的国政全归陈顼掌控。
右卫将军、会稽人韩子高镇守领军府,在京城建康的将领中,他的兵力最雄厚,还和到仲举合谋(反对陈顼),只是没来得及动手。
毛喜建议陈顼:挑选士兵、马匹配给韩子高,还赐给他铁器、木炭,让他修整武器铠甲。
陈顼吃惊地说:“韩子高要谋反,我正想抓他,为什么反而要这样做?”
毛喜说:“先帝的陵墓刚修好,边境的敌人还很多;而韩子高受前朝重用,名义上是顺应朝廷的将领。
如果现在抓他,恐怕他不肯立即束手就擒,说不定会酿成祸患。
应该用安抚的方式稳住他,让他不怀疑,等机会再除掉他——到时候只需要一个壮士就能办成。”
陈顼深表赞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