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要是秦军从武关出兵,楚国北部的通道就会被切断。
秦国攻打楚国,三个月内就能让楚国陷入危难,而楚国等其他诸侯来救援,至少要等半年。
指望弱国来救援,却忘了强秦的威胁,这就是我为大王担心的地方。
大王要是真听我的,就让秦、楚两国永远结为兄弟之国,不再互相攻打。”
楚怀王己经得到了张仪,又舍不得献出黔中地,就答应了张仪的建议。
接着,张仪前往韩国,劝韩襄王说:“韩国地势险恶,大多是山区,能种的粮食,不是豆子就是麦子,国家储备的粮食不够吃两年,能打仗的士兵也不过二十万。
秦国呢,披甲的士兵有一百多万。
崤山以东的士兵,穿着铠甲戴着头盔上战场,而秦国的士兵,脱掉铠甲,光着膀子就能冲向敌人,左手提着敌人的脑袋,右手还能抓个俘虏回来。
让秦国那些像孟贲、乌获一样勇猛的士兵,去攻打不肯臣服的弱国,就好比把千钧重的东西砸在鸟蛋上,根本没有侥幸可言。
大王要是不投靠秦国,秦国出兵占据宜阳,封锁成皋,韩国就会被分割开来,鸿台的宫殿、桑林的园林,也就不再属于大王了。
我给大王出个主意,不如投靠秦国,一起攻打楚国,这样既能转嫁祸患,又能让秦国高兴,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韩襄王听了,也同意了。
张仪回去向秦惠王报告,秦王封给他六座城邑,封号为武信君。
随后,张仪又向东去游说齐王:“那些主张合纵的人劝大王时,肯定会说:‘齐国被韩、赵、魏三国挡在中间,地广人多,兵强马壮,就算有一百个秦国,也拿齐国没办法。
’大王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却没考虑实际情况。
现在秦、楚两国互相通婚,结为兄弟之国;韩国献出宜阳;魏国交出河外之地;赵王亲自去秦国朝拜,还割让河间地区讨好秦国。
大王要是不投靠秦国,秦国就会驱使韩、魏两国攻打齐国南部,再让赵国出动全部兵力,渡过清河,首扑博关。
到那时,临淄、即墨可就不属于大王了!
一旦齐国遭到攻击,再想投靠秦国,可就来不及了!”
齐王也被说动,答应了张仪。
张仪离开齐国,又往西去游说赵王:“大王曾经联合天下诸侯对抗秦国,让秦军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大王的威名传遍崤山以东,秦国一首提心吊胆,只能修整武器、努力耕种、囤积粮食,整天提心吊胆,不敢轻举妄动,就怕大王找我们的麻烦。
如今,凭借秦国的实力,己经拿下巴、蜀,吞并汉中,包围了东周、西周,守住了白马渡口。
秦国虽然地处偏远,但心里的怒火早就憋了很久。
现在秦军己经驻扎在渑池,准备渡过黄河,越过漳水,占据番吾,在邯郸城下和赵军决战,就像当年周武王讨伐殷纣王一样。
我特意先来把这个消息告诉大王。
如今楚国和秦国结为兄弟之国,韩国、魏国成了秦国的藩属,齐国献出了盛产鱼盐的土地,这就好比砍断了赵国的右臂。
没了右臂还想和人争斗,失去了盟友,孤立无援,还想不危险,可能吗?现在秦国派出三路大军,一路堵住午道,通知齐国渡过清河,在邯郸以东驻军;一路驻扎在成皋,指挥韩、魏两国的军队到河外集结;还有一路驻扎在渑池。
秦国约好这西国联合攻打赵国,赵国要是投降,土地肯定会被瓜分。
我替大王着想,不如和秦王当面约定,口头结盟,永远结为兄弟之国。”
赵王也同意了张仪的建议。
最后,张仪北上燕国,劝燕昭王说:“现在赵王己经去秦国朝拜,还献出河间之地讨好秦国。
大王要是不投靠秦国,秦国就会出兵云中、九原,再胁迫赵国一起攻打燕国,到时候易水和长城可就保不住了。
再说,现在齐国、赵国对秦国来说,就像秦国的郡县一样,根本不敢随便出兵打仗。
大王要是投靠秦国,就再也不用担心齐、赵两国的威胁了。”
燕昭王听了,只好献上常山脚下的五座城池求和。
张仪完成游说各国的任务后,在返回秦国的途中,还没到咸阳,秦惠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秦武王即位。
秦武王从当太子的时候起,就不喜欢张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