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元朔五年丁巳(公元前124年)
冬天十一月乙丑日,薛泽被免职。
汉武帝任命公孙弘为丞相,封他为平津侯。
丞相被封侯,就是从公孙弘开始的。
当时汉武帝正致力于建功立业,公孙弘于是开设东阁来招揽贤才,与他们一起商议谋划国家大事。
每次上朝觐见、奏报政事时,公孙弘都会谈论对国家有利的事情,汉武帝也会让身边擅长文学的大臣与他进行辩论。
公孙弘曾上奏说:“十个盗贼张弓搭箭,一百个官吏都不敢上前。
请求禁止百姓携带弓弩,这样对国家有利。”
汉武帝把这个建议下发让大家讨论。
侍中吾丘寿王回答说:“我听说古代制造五种兵器,不是为了相互伤害,而是用来禁止暴力、讨伐邪恶的。
秦朝统一天下后,销毁铠甲兵器,折断兵刃;但后来百姓用农具、木棍相互攻击,犯法的人越来越多,盗贼多到无法遏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所以圣明的君主致力于推行教化而减少禁令防范,因为知道禁令防范不足以依靠。
《礼记》说:‘男子出生,就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向天地西方,’这是明白地表示男子将来要有所作为。
大射的礼仪,从天子到平民都要遵守,这是夏、商、周三代的传统。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通过射箭比赛来宣扬教化,没听说过要禁止百姓持有弓箭。
而且之所以要禁止,是因为盗贼会用弓箭进行抢劫;抢劫的罪行要判死刑,但仍然禁止不了,是因为那些大奸大恶之徒,本来就不畏惧严厉的惩罚。
我担心坏人拿着弓箭,官吏却无法制止,而善良的百姓为了自卫却触犯了法律禁令,这是助长了盗贼的威风,剥夺了百姓自救的能力。
我私下认为这样做非常不好。”
奏章呈上后,汉武帝以此责难公孙弘,公孙弘无言以对,只好认错。
公孙弘生性猜忌,表面宽厚,内心却城府很深。
那些曾经和他有过矛盾的人,无论关系远近,他虽然表面上和对方友好,日后终究会报复对方的过错。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首,认为公孙弘迎合奉承皇帝,公孙弘因此嫉恨他。
胶西王刘端骄横放纵,多次犯法,被他杀害的二千石官员有很多。
公孙弘就推荐董仲舒去做胶西国相;董仲舒借口生病辞去了官职。
汲黯经常诋毁儒生,还当面顶撞公孙弘,公孙弘想找个机会借事诛杀汲黯,就对汉武帝说:“右内史管辖区内有很多权贵大臣和皇室宗亲,很难治理,不是一向有威望的大臣不能胜任,请调汲黯去担任右内史。”
汉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春天,发生大旱。
匈奴右贤王多次侵扰朔方郡。
汉武帝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发,卫尉苏建任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任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任骑将军,代相李蔡任轻车将军,他们都归车骑将军卫青统领,一同从朔方出发;大行令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一同从右北平出发;总兵力十多万人,攻打匈奴。
右贤王认为汉军路途遥远,不可能到达,就喝起酒来,喝得酩酊大醉。
卫青等人率兵出塞六七百里,连夜赶到,包围了右贤王。
右贤王惊慌失措,连夜逃跑,只带着几百名精壮骑兵,突围向北逃去。
汉军俘虏了右贤王的小王十多人,男女部众一万五千多人,牲畜几百万头,于是收兵回朝。
卫青大军回到边塞,汉武帝派使者拿着大将军印,就在军中任命卫青为大将军,其他将领都归他统领。
夏天西月乙未日,汉武帝又加封卫青食邑八千七百户,封卫青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都为列侯。
卫青坚决推辞说:“我有幸在军中任职,全靠陛下的神灵庇佑,军队才取得大捷,这都是各位校尉奋力作战的功劳。
陛下己经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儿子们还在襁褓之中,没有立下任何功劳,陛下却要划出土地封他们三人为侯,这不是我在军中任职、鼓励将士奋力作战的本意。”
汉武帝说:“我没有忘记各位校尉的功劳。”
于是封护军都尉公孙敖为合骑侯,都尉韩说为龙頟侯,公孙贺为南窌侯,李蔡为乐安侯,校尉李朔为涉轵侯,赵不虞为随成侯,公孙戎奴为从平侯,李沮、李息以及校尉豆如意都被赐爵关内侯。
从此,卫青备受宠信,在群臣中独一无二,公卿以下的官员都对他卑躬屈膝,唯独汲黯与他行平等的礼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