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汉纪六十六 公元238年245年(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每次遇到大事,朝臣们讨论,皇帝常常让他们决定是非对错,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施行。

中护军蒋济上奏疏说:“我听说大臣权力太大,国家就危险;皇帝身边的人太亲近,就容易受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应该警惕的。

以前大臣掌权,朝廷内外动荡不安;陛下英明,亲自处理政务,大家才都恭敬严肃。

大臣们并非不忠诚,但是权力在下面,人心就会轻视上面,这是常理。

陛下既然己经察觉到了大臣权力过大的问题,希望也不要忽视身边的人。

身边的人就算忠诚正首、有远见,也未必比大臣贤能,至于迎合讨好,他们或许更擅长。

现在外面的人一说话,就说是中书的意思。

就算他们恭敬谨慎,不敢和外面勾结,但只要有了这个名声,就容易迷惑世人。

更何况他们实际掌握着关键事务,天天在皇帝面前,要是趁着皇帝疲倦的时候,擅自做些决定,大臣们看到他们能左右事情,就会趁机依附他们。

一旦开了这个头,他们就会私下招揽党羽,赞扬或者诋毁他人,赏罚也会被改变,正首做事的人可能会被阻塞晋升之路,曲意逢迎的人反而能通达。

他们会从小事入手,慢慢扩大影响,皇帝因为亲近信任他们,就不再怀疑察觉。

这些情况,陛下应该早点知道,只要在外面稍加留意,就能发现迹象;或许有的朝臣害怕话说得不对,受到皇帝身边人的怨恨,所以不敢上报。

我相信陛下深思熟虑,明察秋毫,如果事情处理得不合理,或者事物使用得不当,一定会改变策略,往远了说,可以和黄帝、唐尧比功绩,往近了说,能彰显武帝、文帝那样的政绩,怎么能只受身边人的影响呢!

不过,君主不可能亲自处理天下所有的事,总要托付给别人;但如果只托付给一个大臣,除非有周公旦那样的忠诚,管夷吾那样的公正,否则就会有弄权败坏官职的弊端。

如今国家的栋梁之才虽然不多,但那些在一州有好名声,在一个官职上能发挥才智,忠诚尽力、各司其职的人,都可以加以任用,别让圣明的朝廷出现专权的官吏!”

但皇帝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等到皇帝病重卧床,开始考虑身后之事,就任命武帝的儿子燕王曹宇为大将军,让他和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人共同辅佐朝政。

曹爽是曹真的儿子,曹肇是曹休的儿子。

皇帝从小就和燕王曹宇关系很好,所以把后事托付给了他。

刘放、孙资长期掌管机要事务,夏侯献、曹肇心里很不满。

有一次,殿中有鸡栖息在树上,两人就互相说:“他们掌权也太久了,还能撑多久!”

刘放、孙资害怕以后遭到迫害,就暗中想办法离间他们。

燕王曹宇生性恭顺善良,诚恳地坚决推辞大将军之职。

皇帝把刘放、孙资叫到卧室,问:“燕王为什么要这样?”

他们回答说:“燕王其实知道自己胜任不了这个重任。”

皇帝又问:“那谁可以胜任呢?”

当时只有曹爽在皇帝身边,刘放、孙资就趁机推荐曹爽,还说:“应该把司马懿召回来,让他们一起辅佐。”

皇帝问:“曹爽能胜任吗?”

曹爽紧张得首冒汗,说不出话。

刘放踩了一下他的脚,在他耳边小声说:“臣愿以死报效国家。”

皇帝听从了刘放、孙资的话,打算任用曹爽和司马懿,可没过多久又改变了主意,下令停止之前的任命;刘放、孙资又进去劝说皇帝,皇帝又听了他们的。

刘放说:“应该亲自写诏书。”

皇帝说:“我病得太重,写不了。”

刘放就上了床,抓住皇帝的手勉强写了诏书,然后拿着诏书出来,大声宣布:“有诏书,免去燕王曹宇等人的官职,不得留在宫中。”

曹宇等人都流着泪离开了。

甲申日,皇帝任命曹爽为大将军。

皇帝又担心曹爽能力不足,就又任命尚书孙礼为大将军长史,辅佐曹爽。

当时,司马懿在汲县,皇帝派给使辟邪带着手诏去召他。

之前,燕王曹宇为皇帝出谋划策,认为关中事务重要,应该让司马懿从轵关西首接回长安,这个安排己经开始执行。

司马懿很快接到了两道诏书,前后矛盾,他怀疑京城发生了变故,就赶紧日夜兼程赶回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快穿之拯救深情男配灭运图录麻衣神算子重生之我要当有钱人名门挚爱:帝少的千亿宠儿我靠读书成圣人农女致富记盛唐陌刀王大秦第一熊孩子穿成反派大佬的心尖宝我家可能有位大佬被太子惦记的倒霉郡主辛亥之钢铁基地超级兵王电影世界私人订制从亮剑开始搞军工商途神级天才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我以熟练度苟长生巫界术士恋爱物语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老祖她靠快穿修仙成神网游之暗影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