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陆凯上书劝谏,吴王根本不听。
中书丞华覈也上书说:“汉文帝的时候,天下太平,贾谊还觉得这就像把火放在柴堆下面,人却在上面睡觉一样危险。
现在晋国占据天下九州的大部分,人口众多,一心想吞并我们,这可比汉朝时淮南王、济北王的威胁大多了,现在和贾谊那时候比,哪个更危急?可我们现在国库空虚,百姓流离失所,晋国却在积蓄粮草、休养生息,一心想着攻打我们。
再加上交趾己经沦陷,岭南局势不稳,我们腹背受敌,这正是国家最危险的时候。
要是不解决这些紧要问题,还一心搞这些大工程,万一突然发生战事,到时候只能放下手里的活儿去应对,驱使这些心怀不满的百姓去打仗,这不就给敌人可乘之机了吗?”
当时吴国社会风气奢侈,华覈又上书说:“现在事务繁多、劳役沉重,百姓贫穷却追求奢华。
工匠们做些没用的器物,妇女们讲究华丽的服饰,大家互相攀比,谁不这样就觉得丢人。
当兵和务农的家庭也跟着学,家里连一石粮食都没有,出门却穿着绫罗绸缎。
上面没有严格的尊卑等级,下面浪费钱财精力,这样怎么能让国家富裕起来呢?”
吴王对这些谏言一概不理。
?秋天七月:王祥被免去睢陵公的爵位。
?九月甲申日:晋武帝下诏给官员们增加俸禄。
?晋朝任命何曾为太保,义阳王司马望为太尉,荀顗为司徒。
同时,禁止研究和传播星象占卜、谶纬预言之类的学问。
?吴王让孟仁暂代丞相一职,安排隆重的仪仗队,向东前往明陵迎接父亲文帝的灵位。
一路上,宫中使者往来不断,时时问候相关事宜。
有巫师说见到文帝的穿着打扮和生前一样,吴王听了又悲伤又高兴,亲自到城东门之外迎接。
灵位迎入宗庙后,七天内举行了三次祭祀仪式,还安排歌舞表演,日夜享乐。
这一年,晋朝送鲜卑首领拓跋沙漠汗回到自己的部落。
泰始西年(公元268年)
?正月丙戌日,贾充等人呈上修订好的法律条文。
晋武帝亲自到场讲解,让尚书郎裴楷朗读。
裴楷是裴秀的堂弟。
侍中卢琫、中书侍郎张华建议,把新法律中关于死罪的条款摘抄出来,张贴在驿站、驿亭等地方,让百姓都能看到,武帝同意了。
武帝又让河南尹杜预制定考核官员升降的办法,杜预上奏说:“古时候考核官员,主要靠综合判断,不会被死板的条文束缚;到了后来,人们没了远见,只追求细枝末节,不再相信自己的判断,只相信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到最后只相信文书记录。
文书规定得越繁琐,官场就越虚伪。
魏国考核官员的方法,是延续京房的思路,条文确实很细致,但过于苛刻琐碎,违背了考核的本意,所以历代都没办法真正推行下去。
不如恢复唐尧时期的制度,抓大放小,简化程序,让规则更容易执行。
要真正理解事物的道理,灵活运用,关键还在于人;如果只靠法律而不讲人情,就会被条文束缚住。
不如让朝廷重臣各自考核自己的下属,每年评定等级,说出优劣。
这样过六年,由主管部门汇总,参考这些评价,连续六年优秀的人破格提拔,连续六年差的罢免,优多劣少的正常晋升,劣多优少的降职。
期间可能存在评价标准不一致、考核难度不同的情况,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不必完全按条文来。
要是有人考核时徇私情,不符合公正的评价,就让监察部门及时弹劾。
如果上下级都互相包庇过错,那社会公正的风气就彻底败坏了,就算有考核制度也没用。”
不过,这个建议最终没能实施。
?丁亥日,晋武帝在洛水北边举行亲耕籍田的仪式,象征鼓励农业生产。
?戊子日,晋朝大赦天下。
?二月,吴王任命左御史大夫丁固为司徒,右御史大夫孟仁为司空。
?三月戊子日,晋武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氏去世。
武帝守丧期间,完全按照古代的礼仪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