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她决定做个理论型笔杆过渡一段时间,短暂摆脱了临床,但换来的是与本科同学的脱节。
倒有一个人从来没和她脱节,那就是陪她走过四个春夏秋冬的李阳森。
他们像两条不曾断裂的并行神经,在解剖结构上即使不完整交叉也未脱髓鞘,有一致的走向——家境和学业,保留一见如故、意气相投的神经信号传导,有情感共振、默契配合的功能。
陈知露是综合型医学生,理论水平中等,诊断、插管、开刀、缝合的技术也稳定,但她会有术前术后反应。
术前对着公寓墙壁练习,切肤和缝合的手法像音乐指挥家的动作,要放缓慢的古典音乐,极柔极细致,术后整夜失眠,不停回放开刀的画面,还有自言自语的毛病。
相比之下,李阳森理论不好,可判定治疗方案的能力很强,反应是同学里最快的。
现在他们分到一组写作业,还是得靠陈知露发挥理论。
今天满课,围绕一个病理学问题进行全天研究,他们直到晚上八点才能下课。
上午不讲学术报告,教授没那么快审阅,直接带专业所有人去了动物标本室。
台上有一座干制的赤狐标本,架于木板底座,毛发和眼睛都是真实的,摸起来的触感仍有生劲,而一切定格不动。
旁边放两罐用玻璃装的湿制病理标本,被福尔马林浸泡,玻璃反光,液体亮出一片肺叶和寄生虫实体。
每罐标签有三条,一条显示动物来源,另外两条被盖住,只写着疾病名称和感染过程这两个名词。
“各位同学,赤狐在伦敦很常见,我想你们逛公园和森林都有机会遇到。
我前段时间逛郊区森林发现这只赤狐死在丛中,带回来检测觉得挺有教学意义,所以送给标本制作者协会的成员做成标本,最后成型为一个干的、两个湿的,它的病理问题还挺多。”
教授戴上橡胶手套,扶着赤狐的干制标本,向他们展示。
医学教授不一定亲自做标本,但他有制作标本的朋友,比如艺术家、保护动物自然形态的动物专家,多数做展示形态的干制标本;同样,有把标本制作当业余爱好的兽医和护士,他们可以依据病理学做湿制的单个器官组织或整个尸体的标本。
教授介绍完他找人做标本的过程,开始进入正题,“我们这节课先讲城市生态和环境,也就是研究动物的异变、发病、死亡和它所处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他把手指点向赤狐的牙齿,说:“这只赤狐不存在牙齿缺失的问题,可是牙齿在它的进食过程中减少磨损,患有牙龈炎,而且它的口鼻部很短、略宽,吻突也比乡村狐狸更强壮,存在异变的现象。”
有人捧着记事簿,在旁边道,“伦敦赤狐正在城市进化,除了牙齿问题,它还很容易脱毛。”
“对,为什么会这样,怎么进化。”
这些表面的环境问题不难,只要是有基础的学生都能答出城市化引起的陈词滥调。
人类的包装导致赤狐需要用更短的鼻子来打开,改变了觅食方式,而流动的食物资源形式需要切换咬合力,硬的适合磨砺和清洁,但软的会积留食物残渣导致牙龈炎。
教室挂钟显示早上十一点半,外面有人站着等待,是单肩背书包的周译,他穿了黑色t恤,领口挂着那个黑框眼镜,手握一瓶矿泉水。
陈知露从玻璃注意到他,惊讶他那么早就来,手轻轻挥,说唇语:“还没下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