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巍峨的太学宫墙之内,汇聚着大胤最顶尖的才俊,也弥漫着最无形的硝烟。
云瑶踏入此地,如同溪流汇入深海,初时的震撼很快便被巨大的压力所取代。
她拥有钟灵毓秀的悟性,有过目不忘的聪慧,更有从底层挣扎而上磨砺出的坚韧心志。
在州府官学,她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然而,在太学这片卧虎藏龙之地,她很快便体会到了何为真正的“底蕴”
。
这日的“清谈辩经”
,主题是“古今礼法之变与王道兴衰”
。
座中皆是当世大儒的得意门生,或是累世簪缨的世家贵女。
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旁征博引,纵横捭阖。
从上古《周礼》的细枝末节,到本朝开国太祖与文臣关于“礼法”
的秘辛争论,再到各郡望大族传承数百年的独特宗法……那些云瑶只在书本上见过名字、甚至闻所未闻的孤本秘闻、家族轶事,在她们口中如同寻常闲谈般流淌而出。
云瑶端坐其中,起初还能凭借扎实的经义基础和清晰的逻辑参与几句。
但当辩论深入到某些极其细微、甚至带有地域和家族特色的礼法演变时,她沉默了。
那些世家子弟随口提及的某本早已失传的《郑氏家礼注疏》,是某位前朝大儒对礼法做出的特殊诠释……这些,都是她贫瘠的成长环境里,绝对无法接触到的“活”
的学问,是书本之外、深深烙印在血脉和传承里的“见识”
。
她试图从自己熟悉的经典中寻找依据,却发现自己的论点在对方引述的那些具体而微、甚至带着家学渊源的佐证面前,显得苍白而空泛。
她能感觉到周围投来的目光,有探究,有好奇,也有一些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一位出身清河崔氏的学子,在反驳她关于“礼法宜简”
的观点时,甚至带着温和的笑意引用了自家祠堂里一块前朝御赐碑文上的内容,那内容恰恰是云瑶闻所未闻的。
那一刻,云瑶只觉得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脊椎升起。
她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干涩,竟发不出任何有力的声音。
所有的才思,所有的辩才,在对方那深厚的、如同参天古树般盘根错节的底蕴面前,都显得如此单薄无力。
她只能勉强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听着那些精妙却令她感到窒息的辩论,感觉自己像一条被抛上岸的鱼,徒劳地翕动着鳃。
清谈结束,走出那间弥漫着无形压力的讲堂,秋日的阳光落在身上,云瑶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她独自走在回暂居小院的路上,脚步沉重。
那些世家子弟意犹未尽的谈笑声仿佛还在耳边,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
她引以为傲的才学,在真正的世家底蕴面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会试?金榜题名?首辅之位?为楚清墨母亲洗冤?这些目标,此刻都显得那么遥不可及,如同镜花水月。
推开小院的门,熟悉而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
楚清墨正在院中晾晒洗净的衣物,阳光透过薄薄的衣衫,勾勒出他清瘦却挺拔的身影。
听到门响,他立刻转过身,脸上带着温润的笑意:“妻主回来了?今日……”
他话未说完,笑容便僵在了脸上。
云瑶的脸色苍白得吓人,嘴唇紧紧抿着,往日清亮锐利的眼眸此刻黯淡无光,里面盛满了浓得化不开的疲惫、挫败和……一丝他从未见过的、近乎绝望的痛苦。
她甚至没有看他,只是径直走向屋内,脚步虚浮,像一具被抽空了灵魂的躯壳。
楚清墨的心猛地一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