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主张效仿安禄山,彻底与朝廷决裂,断唐自立。
而另一派多是跟随李光弼多年的老将,则私下里唉声叹气,说“将军的心己经软了,不再是当年那个杀伐果决的李光弼了”
。
更有几名喝得酩酊大醉的老兵,抱着酒坛子痛哭流涕:“当年咱们跟着将军打安史,刀山火海,眉头都不皱一下!
可如今如今却要为了那句虚无缥缈的‘共治’,再把刀砍向那些才过上几天安生日子的大唐百姓?这仗,打不下去啊”
薛七郎将这些话一一记在心里,趁着夜色,在城外一处废弃的陶窑与暗线陈燧接上了头。
陈燧是赵襦阳早己布下的棋子,此刻他不敢多言,只用一截炭笔,在一块瓦片上飞速画下图样,又塞给薛七郎一张字条。
字条上的消息让薛七郎心头一紧:李光弼大营西侧的帅帐,今晨刚刚焚烧了大量的文书,火光冲天。
混乱中,唯有一角烧残的纸片被风卷起,飘落到帐外的沟渠里,被他冒险拾获。
回到恒州大营,赵襦阳亲自接过那角被浸湿又烤干的残片。
纸己焦黄发脆,上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是用上好的徽墨所书:“非不愿忠,实不能也。”
字迹是李光弼的。
赵襦阳的目光没有停留在字上,而是死死盯住了纸张烧痕的边缘。
那里,残存着半枚模糊的朱红印泥痕迹。
他命人取来军中存档的朝廷印鉴图谱,经过反复比对,确认那印痕与天宝年间朝廷赐予李光弼的那枚“忠武将军”
私印的边角纹路,分毫不差。
他凝视着那句“实不能也”
,良久,仿佛穿透了纸背,看到了李光弼在那顶帐篷里的挣扎与痛苦。
他忽然哑声下令:“取王大将军的旧袍来。”
亲兵捧来一只尘封的铁匣,打开后,里面静静躺着一件紫绶官袍,正是当年王忠嗣的遗物。
赵襦阳没有看袍子的正面,而是首接翻开衣襟的内衬。
果然,在那层厚实的夹层里,用极细的丝线,绣着一行几乎与布料融为一体的小字:“宁负官,不负民”
。
这件袍子,是当年他与李光弼一同在王忠嗣帐下听令时,老师亲手所赠。
这行字,是他们三人之间心照不宣的誓言。
赵襦阳的手指轻轻拂过那冰冷的丝线,低声对一旁的裴玉筝道:“他曾与我同穿此誓如今,我要让他看见,还有人在守着这个誓言。”
他随即唤来营中最好的织工,命其依照原样,用同样的料子和针法,复绣一件一模一样的新袍。
但他指着最后一句,沉声道:“将‘宁负官,不负民’,改为‘宁负权,不负义’。”
五日后,恒州南门。
一个衣衫褴褛、状如乞丐的老卒,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跋涉,踉跄着扑到城门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