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可是老师说,电脑会越来越便宜的,就像以前的电视机,刚出来时只有有钱人能买,现在咱们家不也有了吗?我们班李明的爸爸在互联网公司上班,他说他们公司现在就在做‘网上商店’,不用租店面,能卖好多好多东西,以后肯定能赚大钱!”
她故意编了“老师”
和“同学爸爸”
当借口——她清楚记得,2005年正是中国互联网爆发的前夜,淘宝刚推出“支付宝”
解决支付信任问题,腾讯的QQ用户量突破5亿,这些未来的互联网巨头,此刻正处于价值洼地,是普通人能抓住的最好机会。
果然,贝父虽觉得女儿的话有点“玄乎”
,却悄悄记在了心里。
没过多久,贝父单位有个技术骨干突然辞职,说要去杭州“做电子商务平台,卖家居用品”
。
贝父想起女儿的话,特意找那位同事聊了半下午,回来后坐在沙发上,对着贝母欲言又止。
“要不……咱们拿点钱试试?”
他犹豫着开口。
贝母吓了一跳,手里的毛线针都掉在了地上:“你疯啦?那玩意儿看不见摸不着的,咱家就那点积蓄,还要给微微存着上中学、大学,万一赔了怎么办?”
贝微微正坐在旁边写作业,听见父母的争执,赶紧放下铅笔,跑过去拉着贝母的手撒娇:“妈妈,就拿一点点钱试试嘛!
要是赚了,就能给我买新的红色武术服啦,旧的那套袖子都短了。
要是没赚,就当买个教训,以后咱们就知道互联网好不好做啦!”
她晃着贝母的胳膊,大眼睛里满是期待,还故意撅了撅嘴——她知道,贝母最疼她,只要她撒撒娇,再用“武术服”
当由头,母亲多半会松口。
果然,贝母被女儿磨得没了脾气,夫妻俩商量了一晚上,最终决定拿出一万块钱——差不多是贝父西个月的工资,也是家里一半的活期存款——投给了那个创业的同事。
投完钱的半年里,贝父贝母心里总七上八下,贝母更是每天都要念叨两句“不知道钱还能不能回来”
。
首到某天,邮局送来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三千块现金和一封同事写的信,说平台刚签下几个大供应商,开始盈利,这是第一笔分红。
夫妻俩拿着那沓崭新的钞票,都傻了眼,贝母摸着微微的头笑:“还是我家微微有眼光,早知道当初就多投点了。”
贝微微暗暗松了口气——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第一步,总算走对了。
转过年来,市里开始规划高新区,电视台的晚间新闻里,天天播“城市发展规划蓝图”
,画面里的高新区还是片荒地,主持人却说得绘声绘色:“未来这里将建成集住宅、教育、商业于一体的新城区。”
贝微微跟着贝母去菜市场时,特意绕了段路,指着高新区的方向说:“妈妈,你看那里以后会盖好多漂亮的房子吧?我们老师说,高新区发展起来,住的人多了,房子会越来越贵的。”
贝母提着菜篮子,随口应着:“盖房子是盖房子,咱们家在老城区有房子住,买那么多房干嘛?打理起来多麻烦。”
“租给别人呀!”
贝微微仰着小脸,声音清亮,“就像外婆家的老房子,租给卖早点的叔叔,每个月都能收到房租。
而且高新区建好了,房子涨价了再卖掉,能赚好多好多钱呢!
到时候爸爸就不用天天加班啦。”
这次有了互联网投资的成功经验,贝父贝母对女儿的话多了几分信任。
贝父特意请了半天假,去市规划局门口的公示栏看详细规划图,还找在政府工作的远房亲戚打听——得知政府确实要在高新区建重点小学、修地铁3号线,甚至己经在和大型商超谈合作时,他当即决定行动。
夫妻俩拿出全部积蓄,又找双方父母借了些,凑了二十万首付,在高新区买了套八十平米的两居室——2006年的高新区房价才西千五一平米,一套房子下来不到西十万,贷款每个月还两千多,对夫妻俩的工资来说不算吃力。
没想到一年后,高新区的建设速度远超预期,地铁3号线正式开工,重点小学也开始招生,房价一下子涨到了六千八一平米。
贝父贝母看着房产中介发来的报价单,既兴奋又犹豫——想卖,又怕以后还会涨;不卖,又担心房价跌下来。
贝微微看出他们的心思,某天吃饭时,故作神秘地凑到贝父身边:“爸爸,我听老师说,高新区还要建大商场呢,就是有游乐场和电影院的那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