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时能感觉到粗糙的颗粒感。
徐巿指尖抚过令牌上的锈蚀纹路,指腹触到铸造时留下的合范痕迹:“始皇二十八年,陛下东巡琅邪,就在那里造了十二艘楼船,每艘高五层,能容三百人。
这令牌是造船官的兵符,凭此可调动船坞的护卫。”
他将柳枝凑到刚燃起的烛火旁,火光穿透木质纤维,刻痕在墙面投下细碎的阴影,“这些刻痕是连贯的文字,只是太过细小,需用墨家的‘鉴洼’镜才能看清。”
暮色渐浓时,两名随军工匠终于打磨出一面铜制凸镜。
镜面经水银抛光,边缘用青铜铸成莲花纹,正是《墨子?经说下》中记载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
的成像之术。
徐巿一手持镜,一手捏着柳枝,调整角度时,墙面突然投下清晰的楚篆:“徐福船队过琅邪,载楚裔三百,皆项氏旧部。”
李信的拳头重重砸在案上,陶碗里的水溅出大半:“这方士竟敢通敌!”
【二:驿馆追迹】
天刚蒙蒙亮,疏勒河的水汽还凝在胡杨的枯枝上,李信己带着五十名锐士出了驿站。
阳关地处戈壁边缘,沙地上的脚印混杂着马蹄印,被晨露浸得格外清晰,一首延伸向西南的渡口。
“昨夜的驿卒是被‘蚊须针’所杀。”
李信蹲下身,指尖挑起地上的细小竹管,管身不足小指粗细,一端封着铜制扳机,“楚地巫祝善用此器,用吹矢发射,淬的是九真郡的毒藤汁,见血封喉。”
渡口的木栈桥己被烧毁大半,焦黑的木板横七竖八地浮在水面,空气中弥漫着松脂和焦木的气味。
几名锐士正用长戟拨开芦苇丛,突然传来“窸窸窣窣”
的响动,一名渔翁抱着芦苇秆滚了出来,粗布短衣上沾着泥污,指节处的勒痕紫得发黑。
他怀里紧紧攥着块织锦,暗红色的血迹浸透了丝线,上面绣着的蛇纹图腾格外醒目——蛇身缠绕着嘉禾,头部两侧刻着方形耳饰,与玉门关祭坛楚巫服饰上的纹样一模一样。
“昨……昨夜来了十七个黑衣人。”
渔翁的牙齿不停打颤,目光扫过栈桥的残骸,“他们带着铜凿和柳枝,说要去琅邪找徐方士。
其中一个领头的,腰间挂着‘昌’字令牌……”
“昌平君的旧部。”
王翦站在渡口边缘,疏勒河的水泛着浑浊的黄波,河面上飘着几片烧焦的船板,上面还留着捆绑的绳痕,“徐福的船队去年秋从琅邪出发,对外说是带了童男童女求仙药,实则载了百工技师和五谷种子。
若真藏了楚裔,恐怕是要在海外立寨。”
徐巿正蹲在栈桥残骸旁细看,突然用银镊挑起块青石板。
石板被水浸泡得发绿,上面刻着模糊的航海图,用朱砂标注着“蓬莱”
“方丈”
“瀛洲”
三个海岛,旁边还有行小字:“楼船十二艘,连体为阵,船底嵌铁刺”
。
“秦代的连体船技术本是用来运粮草的。”
他用衣袖擦去石板上的泥垢,指尖划过图上的船形标记,“寻常楼船吃水三丈,连体后能到五丈,抗风浪的本事强了三倍。
但十二艘连体,足以搭载五千人,哪里是求仙,分明是屯兵!”
午后的日头愈发炽烈,沙砾被晒得发烫,踩上去能透过靴底灼伤人。
锐士们在胡杨林深处发现了处隐蔽的地窖,入口用茅草和沙土盖着,掀开时一股霉味混杂着鱼腥味扑面而来。
地窖里整齐堆放着数十个陶罐,罐口用猪皮封着,上面都印着“楚水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