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那时南地私盐混乱,若是严加管制百姓吃不起官盐,当时考生王隽以通变制宜之法夺得了状元,如今任户部侍郎。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一篇有深度有内涵的文章实属不易。
这就要看考生平日的学习积累,每个人都会提前准备一些文章,一旦撞题那写起来就简单了。
而今朝堂上最大的事就是与北羌和突厥的战事,所以大部分人都准备了这方面的文章,果然题目发下来同预料中差不多,大伙埋头苦写起来。
两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皇上不能一直坐在前面等候,题目发完便起身去了后面的书房。
陈青岩看完题目,磨墨的时开始在脑子里快速思考,想得差不多了提笔开始在草纸上写了起来。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已经有考生陆续写完试题。
陈青岩落下最后一笔,吹干墨迹开始一字一句研读起来,确定没有遗漏和忌讳的字再誊写在正式的卷宗上。
殿试写的卷子不是普通的宣纸了,而是类似奏折的硬纸,先在最上面写上自己的籍贯、姓名叩问天听,然后才是正式的内容。
誊写时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晰,卷面不洁是不敬之罪,不论内容如何都会直接落榜。
陈青岩写的入神,甚至都忘记去看时间,幸好在香落的最后一刻写完最后一个字。
随着宫人喊着停笔,所有人放下手中的纸笔坐好,等宦官收了卷子才能排队出去,继续在偏殿等候,一个时辰左右成绩就会出来。
一百多张卷子其实只有前十张能入皇上的眼,其他卷宗都由翰林官员批阅,除非写的特别出彩的会挑出来呈给陛下,否则名次大部分都是按照会试排名不便。
皇上先拿起第一名黄远舟的卷子看了看,整体看下来确实是篇不错的文章,然而武平帝想看的不是好文章,而是有用的文章。
看完将此人的卷子放到了中间的位置,紧接着拿起陈青岩的卷子。
这张写的倒是有点意思,开篇直接点出西州一事只能以战止戈。
越看越欣赏,卷子上的内容字字如针,正好扎在关节穴位之上,直到最后一句,“边关之地寸土不让,不求功在当代,只图利在千秋!”
好,写的真好!
试问哪位帝王不想名垂千古?
“这人什么来头,怎么之前朕从未听过此人的名字?”
站在旁边的成公公道:“皇上这是梁柳芳的弟子,当年他被人诬陷作弊,还是您给了他重新参加科举的机会。”
国事繁忙他哪有心记得这些琐事,不过一听是梁柳芳的弟子,忍不住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早些年武平帝惜才,曾给粱伯卿两次机会让他重新参加科举,可惜那人脾气倔的很都不肯来。
如今倒是想开了,教了出个好徒弟,也不算浪费了他那一身才华。
武平帝可不是个短视的君主,他若是短视就不会想着重开茶盐古道了。
盛世出明君,乱世出雄主,如今武朝到了他手中已经延续了五代人,他定是要效仿先祖,重镇大武雄风!
武平帝放下卷子继续看下一个人的,前十的卷子看完,亲手点了状元、榜眼和探花,其他二甲和三甲由翰林学士排名。
未时末殿试成绩终于出来,由传胪负责唱名。
上百名贡士紧张的站在大典之外,随着三声鞭响后,唱出“一甲第一名状元:陈青岩。”
第二名榜眼,刘骏山。
第三名探花,徐魏。
……
陈青岩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刚才喊的第一名是自己吗?
他转头看向身后,旁人的人都在看自己,刹那间天地变色,耳边响起擂鼓般的心跳声,他考中了!
他是状元!
*
另一边王瑛正在给人写租房契书。
这段时间冀州府的人越来越多,除了西关的百姓,肃州、凉州一带的贵人和商贾也开始闻风而动早早的逃到中原避险。
今早来租房的是一对中年夫夫,二人带着两个孩子和一位老人,要租正和街的一个院子,人不多租这样一个独门独户的院子正合适。
王瑛先带着他们去转了转,确定好后便开始商议房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