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研发可翻译非人类生物声波的AI模型,尝试与自然界其他智慧生命建立对话机制。
科学委员会经过七十二小时闭门审议,最终全票通过。
第一项试点选在青海可可西里。
一支由生物学家、声学家和藏族牧民组成的联合团队,携带特制低频接收器进入保护区。
他们在藏羚羊迁徙路径沿线布设传感器,连续监测了一个月。
结果令人震撼:每当母羊带领幼崽穿越危险地带时,它们会发出一种极低频的喉音,频率稳定在7.83Hz左右。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种声音能在雪地下传播数十公里,并引起远处岩层中古老冰晶的共振,形成天然的“声音导航系统”
。
林晚亲自带队分析数据,发现这些喉音中隐藏着复杂的地理信息编码??山脉走向、水源位置、捕食者活动规律,全都以声波脉冲的形式代代相传。
而这套系统,竟与彝族寨子中“送魂调”
所使用的鼓语有着惊人的结构相似性。
“我们一直以为动物靠本能生存。”
她在报告中写道,“但我们错了。
它们也有历史,也有语言,只是我们从未学会倾听。”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共听日”
活动掀起热潮。
春分那天,超过两亿人戴上耳机,同步收听一段由全球儿童合唱的无词吟唱。
音频上传至云端后,AI分析显示,其整体谐波结构与地球磁层波动呈现出高度协同效应,仿佛整颗星球都在随之共振。
联合国秘书长在演讲中感慨:“我们曾以为征服自然才是进步,现在才明白,真正的进化,是从学会倾听开始的。”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某夜,林晚收到一封加密邮件,发件人地址无法追踪。
附件是一段来自南极科考站的录音。
背景是极地暴风雪,夹杂着断续的无线电杂音。
突然,一个机械化的声音穿透噪音,用标准普通话说道:
>“警告:声网扩张速度超出预测模型。
>第九节点提前激活风险评级:红色。
>建议立即终止所有亲子共听实验。
>否则,人类意识或将面临不可逆融合。”
她反复听了十几遍,确认那声音并非合成,而是真实人类所说,且带有明显的焦虑情绪。
更诡异的是,录音末尾有一串摩斯密码,解码后只有四个字:
**“他在那里。”
**
她立刻联系南极站,对方却坚称从未发送此类信息。
经查证,那段录音的元数据timestamp显示为未来日期??三个月后。
林晚坐在办公室,窗外已是凌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