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当首批勇敢尝试的漕工,真的领到了足以维持家庭一段时间生计的补偿银,或者得到了前往辽东、南洋等地垦荒的船票和安家许诺时,怀疑和抵触开始冰消瓦解。
尽管彻底解决数百万漕工及其家属的生计问题,仍需漫长的时间和周密的安排,但最危险的对抗态势,确是被朱由检以不容置疑的皇权,辅以精准的策略,强行扭转了过来。
笼罩在漕运上空的利益铁幕,被劈开了一道缝隙,透进了一丝改革的曙光。
锡兰暗战,代理人启
印度洋,波光粼粼,却暗流涌动。
锡兰岛,这个被称为“印度洋明珠”
的宝岛,此刻正成为大明与荷兰东印度公司(VOC)角力的暗战场。
朱由检的海洋战略,绝非仅仅满足于驱逐葡萄牙人、控制马六甲海峡,他的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西方,而锡兰是通往印度、阿拉伯乃至非洲海岸的关键跳板。
然而,首接与盘踞在科伦坡堡垒、经营多年的荷兰人开战,并非上策。
劳师远征,补给困难,且容易陷入持久战的泥潭,正中了荷兰人依托坚固工事以逸待劳的下怀。
朱由检与诸葛亮、郑成功等人商议后,定下了“渐进策略”
和“代理人战争”
的基调:扶持锡兰岛上与荷兰人存在深刻矛盾的本土势力——康提王国。
康提王国位于锡兰内陆山区,地势险要,民风彪悍,始终未屈服于荷兰人的殖民统治,双方冲突不断。
大明与康提的接触,在极其隐秘的状态下进行。
通过可靠的阿拉伯中间人(其商路利益亦受荷兰人挤压),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口头协议:大明向康提提供军事援助,帮助其提升对抗荷兰人的能力;作为回报,康提需在锡兰岛上持续对荷兰人施加军事压力,并在未来可能的情况下,给予大明在锡兰更有利的贸易条件和港口准入。
协议既定,行动立即展开。
一批经过精心挑选的军火,从广州港秘密启运。
这些并非大明海军现役的最新装备,而是性能稳定、优于荷兰人普遍装备给土著仆从军的老式火绳枪、轻型佛郎机炮以及充足的弹药。
它们被巧妙地隐藏在满载瓷器、丝绸和茶叶的阿拉伯商船底舱,绕过荷兰人的巡逻艇,悄然抵达锡兰岛西南部某个隐蔽的小海湾。
随船抵达的,还有一支特殊的小分队。
他们人数不多,约十余人,但个个身怀绝技。
明面上,他们是受雇于“商队”
的探险家、测绘师和佣兵教官,实际上,他们是来自大明海军陆战队的精英斥候和锦衣卫的资深密探。
领队者是一名姓赵的百户,曾参与过澎湖之战,对欧式堡垒和火器战术有深入了解。
他们的任务多重:首要任务是训练康提士兵熟练使用和维护这些新式火器,提升其作战效能;其次,也是更关键的,是详细侦察科伦坡荷兰堡垒的防御体系,包括炮台位置、城墙结构、壕沟深度、兵力部署规律、换岗时间、补给车队路线和频率等;同时,他们需要客观评估康提军队的真实战斗力、组织纪律和国王的可靠程度。
潜入康提王国腹地的过程充满艰辛。
热带雨林的潮湿闷热、蚊虫肆虐、地形复杂,都是巨大的挑战。
但赵百户和他的手下展现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和专业素养。
他们很快赢得了康提国王及其将领的初步信任。
训练在密林中的秘密营地展开,大明教官们不仅教授火器操作,还传授简单的队列、战术配合和土木作业技巧。
康提士兵虽然起初对复杂的火器感到陌生,但学习热情高涨,进步神速。
与此同时,侦察工作也在夜幕和丛林的掩护下悄然进行。
赵百户亲自带队,多次抵近科伦坡堡垒,用特制的炭笔和防水纸,细致地绘制了堡垒的草图,记录了守军的活动规律。
他们发现,荷兰堡垒虽然坚固,但守军兵力并非无限,且对内陆方向的警惕性相对海上要低一些,补给线漫长而脆弱。
一个月后,得到初步武装和训练的康提军队,开始尝试性地对荷兰人的外围据点发起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袭击。
他们不再使用传统的冲锋方式,而是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采取埋伏、夜袭、骚扰补给线等游击战术,充分发挥火绳枪的射程优势,一击即走,绝不恋战。
这些袭击规模不大,但成效显著:一支荷兰巡逻队遭到伏击,伤亡十余人;一个靠近山区的小型贸易站被焚毁;数辆运载粮食的牛车被劫掠。
荷兰东印度公司驻锡兰总督范德希尔顿闻讯暴跳如雷。
他敏锐地察觉到,康提人的战术和装备似乎发生了不同寻常的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