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这话一出,晒谷场炸开了锅。
“十五岁就成丁了?我家三郎才刚满十五啊!”
“这哪是征税啊,这是要逼死咱们啊!”
“我家才三亩田,这一下就要缴三石粮,家里的存粮怕是都不够!”
“这大半年挣的那点钱,怕是全都要填进去,还未必够啊!”
林家村的人们这大半年来,跟着林窈采山货、做腌菜,不少人家都挣了些钱,口袋里有了些富余,原本都觉得今年的赋税不算什么,甚至有人盘算着缴完税后,给家里添点新物件。
可现在听到这税收的新规矩,所有人都傻了眼。
晒谷场里一片混乱。
原本因为日子有了盼头而神采奕奕的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赋税新规弄得满面愁容。
林窈站在人群的边缘,静静地听着里正的宣布,听着乡亲们的哀嚎,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
一石就是一百二十斤,而往年田赋一亩才二十五-四十斤,这一下子就翻了好几倍。
在场的人都是种地的,谁都清楚一亩田的产量有多少。
就算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一亩田最多也就收两百多斤,江南地区精细耕作也不过二百五十斤。
缴了一百二十斤的田赋,剩下的粮食连一家人撑到明年秋收都难,更别说还要留种子、应付各种开销了。
也许皇帝的命令并没有这么苛刻,可粮食从老百姓手里缴纳给当地官府,再一层层运输到都城,中间要经过多少官员的手?那些官员层层贪污盘剥,为了确保统治者最后收到的粮食不少,自然就要在一开始就把征收的数量提高。
这样一来,所有的苦难最终还是落到了最底层的老百姓身上。
经过一年多的经营,这些田赋和身丁税对于林窈一家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林家村的其他人却是足以压垮他们的重担。
从晒谷场离开后,林窈拉着林诚,又赶着驴车回到了清泉镇。
驴车径直停在了镇上那家她常去的粮食铺子前,还没等下车,林窈就愣住了,铺子门前竟然排起了队,队伍虽不算长,但也比起平日稀稀拉拉买粮的人要多得多。
她让林诚看好驴车,自己快步走到铺子前,凑到一个排队的大娘身旁问道:“大娘,这是咋了?怎么这么多人买粮?”
大娘看她年纪小,耐心说道:“娘子你还不知道吧?赋税一下子涨了许多,今儿来买粮的都是家里粮食不够缴税的。
这掌柜方才还说了,所有粮食每人最多只能买一石,价钱还涨到了平时的两倍!”
她叹了口气,“但愿过了这一遭,田赋能改回去,要是年年都如此,我们还怎么活?”
粮食店大多背靠当地大户,他们的消息一向更灵通,如果只是临时性政策,不至于这么严格限购。
现在是每种粮食每人限购一石,过不了多久,粮食铺子大概就会彻底关门,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应对不时之需。
她原本还想着多买些粮食,越多越好,可照现在这情形,别说多买,能不能买到都成了问题。
林窈当机立断,转身回到驴车旁,对林诚说:“阿兄,你现在马上去工坊,找到张平、张安和万春生,让他们带上工坊所有能调动的钱,领着工坊里的伙计,分头去镇上所有的粮食铺子买粮,不管价钱多少,有多少就买多少,买到的粮食直接运回工坊仓库,切记动作要快!”
林诚虽然惊讶,但也知道事情紧急,重重地点了点头:“我这就去!”
林窈又想了想,觉得镇上的粮食恐怕不够,还得去府城看看。
她叫住他,严肃地说:“阿兄你安排好镇上的伙计后,再带上两个手脚麻利的帮手,立刻赶去府城。
到了府城,还是买粮,不管价格多高,能买多少就买多少,把粮食尽快运回来。
路上注意安全。”
“好,我明白了!”
林诚知道这事关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应了一声就匆匆去安排了。
一通安排下来,林窈一行人最后采购回来的粮食堆满了工坊,她看着工坊里满满当当的粮食,心里终于安稳了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