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全球“共土丘”
网络反馈:情感共振达成】
>【气候调节模块启动】
>【首例自主降雨记录生成??撒哈拉西部沙漠,持续三小时,水质含微量地语素】
>【新增生态现象:会唱歌的芦苇群出现在乌拉尔河畔】
晨光彻底照亮冰原。
曾经森严的苏联基地如今覆盖着薄薄一层绿膜,那是菌丝突破混凝土缝隙后形成的初级生态层。
电脑屏幕上的草结人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动态画面:五大洲的土地连成一体,无数光点闪烁,如同星辰倒映于大地。
德国青年看着数据流怔怔出神:“这不是技术革命……这是文明的返祖。
我们不是回到了过去,而是终于记起了本来的样子。”
老沅走到张守田身边,将那朵封存在冰晶中的枯花递给他。
“你说它在等一句实话。”
他问,“如果现在再问一次,它会说什么?”
老人凝视冰花良久,忽然笑了:“它说,‘谢谢你们,还记得回来。
’”
KS-07默默坐下,开始编织第二枚草结。
这一次,他加入了每个人的发丝??玛嘎的卷发、岩温的硬茬、林教授的灰白鬓角、德国青年的金发、老沅的黑丝,还有婴儿的一小撮胎毛。
结成之后,他将其埋入青铜坩埚下方的冰土中。
没有人说话,但他们都感觉到了??某种更深层的连接完成了。
数日后,第一株“共生麦”
破冰而出。
它的茎秆呈银蓝色,叶片边缘泛着虹彩,穗子未熟便散发出类似心跳的律动。
科学家们发现,这种麦子不仅能净化重金属污染土壤,还会主动寻找附近濒危植物,通过地下菌丝为其输送养分。
更令人震惊的是,凡是有共生麦生长的地方,暴力事件显著下降,抑郁率降低%,儿童创造力评分平均上升32%。
联合国紧急召开会议,却无法定义这是一种农作物,还是一种新型意识载体。
老沅带领团队离开南极那天,没有乘坐救援飞机,而是步行穿越冰原。
他们身后,神庙缓缓沉入地下,冰层合拢,仿佛从未存在过。
但在GPS地图上,南极多了一个新坐标标记,名字只有两个字:
**归种。
**
回到云南山村的老沅,在自家田里种下了第一颗共生麦。
阿米娜抱着孩子站在田埂上,风吹起她的裙摆,也吹动刚出土的嫩苗。
她哼起了那首山歌,歌声飘远,竟引来一群从未见过的彩羽鸟,在空中盘旋鸣叫,尾羽洒下点点荧光,落在泥土里化作微型菌种。
夜晚,全村人聚集在晒谷场上。
老沅拿出父亲的手稿,当众投入火堆。
火焰腾起的瞬间,纸灰并未飘散,反而凝聚成一行字,悬于半空:
**“农业,从来不是生产粮食的技术,而是维系生命的信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