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再说那楚国这次领兵的两员大将。
昭阳将军为楚国令尹、后期楚国的最高武官,也称上柱国,其地位仅次于令尹这个相当于丞相的楚国最高官职。
楚怀王六年,为了送流亡在楚的魏公子高回魏当太子,率楚军伐魏,大败魏军于襄陵,占领八邑。
随即又移兵向东伐齐,当时正在齐国的秦使陈轸,到楚营中对他说:君已官为柱国,伐魏有功,可升令尹;今又伐齐,岂非画蛇添足!
经陈轸劝说,遂引兵而退。
在襄陵之战中,更是作为楚军主力,履历战功,此战在古代军事史上影响颇大,威震六国。
昭阳领兵伐宋,单是宋国国内武将的名气,就没人在他之上。
或者说整个宋国,除了南宫太尉,连称得上名将的都拿不出一个来。
至于项燕,名气此时尚且不显,只是向家年轻新秀,这次作为昭阳副将出征。
可若论起后世,项燕的名气要远远大于昭阳。
项燕可以说是楚国最后一位名将,战死于前223年的秦灭楚之战,死的固然壮烈,但还能留什么后手,连秦国都给坑苦了呢。
楚将项燕在灭国之际,带领楚人力挫秦军,延缓了楚国的灭亡,深受楚人爱戴。
提及项燕,很多人都会想到“楚霸王”
项羽,项羽乃是项燕之孙。
战国末期,秦国对东方六国虎视眈眈,看着秦国逐渐蚕食韩、魏、赵三国,楚王不思抗秦,而是一味迁都避让。
秦赵邯郸之战时,若不是毛遂用言语相激,楚王仍不愿出兵抗秦。
甚至在五国“合纵”
时,楚考烈王还要求春申君注意保留楚国的实力。
项燕多次向楚王建议抗秦,楚王都不采纳。
秦国相继灭掉了韩国和赵国后,秦王嬴政野心勃勃,叫来了王翦父子,按照嬴政的安排,他让王贲率军攻打魏国,让王翦率军攻打楚国。
王翦认为,魏国已经是强弩之末,若王贲率10万大军,足以灭魏;然而,楚国地广人多,楚军中又有名将项燕这个硬茬,若要实现灭楚,必须要60万人马才行。
要知道,60万兵马,基本上是秦国的全部家当了,嬴政非常犹豫。
这时,秦国大将李信说:“若让我带兵伐楚,20万足矣!”
嬴政大悦,命李信和蒙恬二人带领20万大军出征,王翦劝阻不了,只得回老家养病。
李信和蒙恬二人,都是嬴政的亲信大将,在二人的带领下,20万秦军如犁庭扫穴,一路大捷奔向楚国,连下楚国20多座城池,嬴政在咸阳连连得到捷报,心花怒放。
当李信的大军打到楚国寿春城下时,局势变了,因为楚国将领项燕出现了。
项燕先派人到秦营中,向李信求和,李信大喜,认为项燕也不过如此,打几下就怂了。
于是,李信打算表面上答应楚军的求和,然后再出其不意灭掉楚军。
李信天真地以为,楚人进入了自己的圈套,其实,真正进入圈套的是李信,这一切都在项燕的预料之中。
正在李信高兴之时,楚军突然撕毁盟约,攻打南郡。
李信大惊,连忙挥师回援,因为南郡一旦失守,李信和蒙恬的联系将会被切断,李信走得太急,他不知道,其实攻打南郡的只是一小波楚军,真正的楚军主力正在其身后尾随。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场面:李信带秦军匆匆赶回南郡,项燕带领20万楚军悄悄跟在李信大军的后面,李信到达南郡后,很快打退了南郡的楚军,然后出城继续朝着寿春的方向前进,不料,等李信刚一出城,就被项燕的20万大军包了饺子。
俗话说,哀兵必胜,楚国人在项燕的带领下,不断向李信冲杀,双方鏖战一天一夜,秦军连死7名大将,李信差点被项燕打成筛子,最终丢盔卸甲,狼狈而逃。
蒙恬听闻秦楚正在对战,连忙率军前来援助,项燕早有准备,把蒙恬也一顿狠揍,蒙恬只得逃回秦国。
在史书记载中,这是蒙恬一生唯一的败仗,败在了楚将项燕之手。
项燕一举打败李信、蒙恬两位秦将,力挫20万秦军,楚国多年来第一次在秦军面前扬眉吐气。
远在咸阳的嬴政听闻李信和蒙恬战败,勃然大怒,嬴政不顾天子之尊,来到王翦家中,请求王翦出兵灭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