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阿里曼说,对面就是吉尔吉斯坦共和国的萨雷塔什,据阔克确说,那是一个约有200户人家的小村庄,多以放牧为生。
王勇说,我看过一期中央电视台的《简版说中华》,专门介绍汉简上的“烽火品约”
,在汉朝的时候一个个烽燧相连,形成固若金汤的防线,但再坚固的烽燧也需要士卒来守卫,今天你们这些守边员与边疆战士,跟两千多年前的烽燧守卒多么相似啊!
从木吉乡边境线上回到阿克陶,面对边城飘扬的五星红旗,吴娥情不自禁对罗娟说,看,国旗!
罗娟笑着说,你又想起了木吉乡边境的哨所吧!
吴娥说,对呀,前段时间让你编一个“风雪边境”
的舞蹈,你说幼儿园孩子的编不来,现在你亲历过边境,有没有灵感了呢?
罗娟说,编个舞蹈不难,重要的是构思核心情节。
两人边走边逛,来到奶茶店,要了两杯奶茶,坐在窗边喝了起来。
不一会儿,约请的人员陆续到来,最先到的是柯克纸,接着是依布力一家。
吴娥和罗娟赶紧起身出去,迎接大家。
坐定之后,柯克纸仍然为那扎上学的事情感到遗憾。
柯克纸的意见是让那扎直接进城上学,但老拉扎尔的思想还没有转变。
柯克纸说,拉扎尔在城里建筑工地打工,现在正好有移民政策,乡镇的牧民可以进昆仑小区定居,拉扎尔想进城,卡凯妮犹豫不决,老拉扎尔眷念牧村,所以卡凯妮想留下来照顾老人,这多可惜啊,人家恰尔隆的干部也在动员,希望牧民尽量进城!
罗娟说,你就不要遗憾吧,这是草原民族必须经历的过渡,不能操之过急,再说这过渡本身也是美好的历史,你不觉得吗?我们有幸来到新疆支教,正好见证了这种过渡,你看啊,如果不是牧民进城定居,江西就不会捐建幼儿园,吴娥就不会来支教;如果牧民都进了城,我们就去不了恰尔隆牧村,体验不到卡凯妮的烤全羊呢……
依布力说,罗娟妹妹说得对,如果牧民都进城了,让阿里曼怎么守边呢?自古以来边疆离不开牧场,守边离不开牧民,我觉得留下一些牧民其实比全部动员进城好,这要看牧民自己的心愿,喜欢草原的就留下,喜欢进城的就定居,没有什么对错的!
罗娟说,你们幼儿园还感觉不到草原孩子进城的那份难受吧,我可是深有体会,有一天上晚自习我蹲班,那个小拉扎尔,就是刚被王勇动员回校复学的初中生,郁闷地坐在教室后面,眼睛一会儿朝天花板发呆,一会儿盯着我,一会儿扫视教室外。
我正在批改作业,突然小拉扎尔走到教室后面,拿起拖把拖起了地板。
我问他,晚自习不能随便走动的,你这是要干吗呢?你听他怎么说?他一副浓重的新疆口音,说,老师,这搞卫生非常重要!
你能怎么办?他们可是在草原上野惯了,突然坐在教室里不习惯哪。
吴娥反驳说,不光是你们中学有进城的孩子,我们幼儿园也有啊,塔依尔家的孙子,不是在我们学校吗?在开园仪式上,我们让孩子们沿着地毯走过来、跳过来,这个“黑骏马”
不是走,而是滚了过来!
哈哈哈,依布力姐姐,你还记得吧?这个黑骏马,也是刚从奥依塔克乡下进城的!
罗娟说,领队常说,我们来新疆支教是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我觉得,我们的理念也要适应新疆的变化,对孩子要因材施材,这个“材”
是什么?是草原的孩子,是边疆的孩子,他们身上有特定的文化基因,我们要找到适合他们方式来推进教学改革,所以我们不但是送教,也是来学习!
吴娥说,你说得真好,对了罗娟姐,你原来在老家学校肯定面对过不少学生早恋的麻烦吧,来到新疆有没有了呢?罗娟说,怎么没有?前不久还有学生因为早恋的麻烦向我求救呢!
吴娥说,求救?
罗娟说,那天穆和丽莎找到我,说班主任冤枉她早恋。
事情并不复杂,她被年级值日组抓到了,在校外餐馆与一名男生“共进午餐”
,且一起玩手机;手机被缴,又在当天晚上被班主任看到与一男生“共进晚餐”
,班上被全级通报,班主任本来就恼火,又亲眼“实锤”
,能不生气?所以就语“重”
心长训诫了一顿,对穆和丽莎的解释不理不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