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第三百一十八章 桃都见闻一匣之人(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那些孩子正是当初在草庐前送谷粒的流浪儿,如今已在天稷城外建起“新耕社”

,专收无家可归之人学种田。

他们没有赶他走,反而分给他一碗糙米饭。

他捧着碗,泪如雨下。

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他跪在田里,正用仅剩的右手,一寸一寸地清理石块。

伤口崩裂,血染黄土,他也不停。

“让我活着干点活吧,”

他说,“不然,我对不起那碗饭。”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地的复苏悄然推进。

十七处熄灭的耕读堂,已有十五处重燃灯火。

更有三十九个新学堂在废墟上拔地而起,由昔日弃修、流民、甚至前朝罪官后代主持。

教材不再是枯燥经文,而是结合各地风土编写的《实耕录》,记录真实案例:某村如何用轮作治盐碱,某镇怎样靠堆肥恢复地力,某少年发明“雨水导渠法”

解决干旱……

孩子们不再背诵“飞升大道”

,而是争相传唱一首新童谣:

>小锄头,挖呀挖,

>挖出春天绿芽芽。

>不修剑,不炼丹,

>我给大地扎个辫。

>扎得牢,长得旺,

>饿鬼不来我家炕!

连一些年幼的灵根天才,也放弃进入名门大派的机会,选择留在家乡开荒。

“以前觉得种田丢脸,现在才明白,能让一家人吃饱饭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在接受采访时认真地说。

然而,就在这片欣欣向荣之中,一丝隐忧仍在蔓延。

共生板的修复进度虽已突破12%,但“终极协议”

的代价仍未结束。

何安虽已献祭记忆与情感,可他的意识并未彻底消散,而是融入地母共鸣之中,成为维系这场变革的“锚点”

每当夜深人静,某些靠近元粟幼苗遗址的人,会隐约听见风中有低语:

“记得吗?弯腰是为了贴近土地,不是低头。”

“种子不怕埋得深,只怕没人记得它该醒来。”

“别忘了……是谁最先在雪地里,跪着求一粒粟。”

这些话语无形无相,却让听者心头一颤,仿佛灵魂被轻轻拨动。

某个月圆之夜,守灯男孩独自来到草庐遗址。

他抱着那块曾用来压住油灯的石头,轻声问:“你还听得见我吗?”

风拂过,石缝间钻出一株细小的青苗,叶片微微摆动,像是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高武:神话最强传说开局爆出熟练度面板玄门奶包被读心,全家杀疯了被太子惦记的倒霉郡主斗罗之龙凤斗罗和亲糙汉可汗后,我在草原忙种田修罗天帝一人得道科技炼器师司礼监从亮剑开始搞军工吞噬星空我的玄幻模拟器捡只猛鬼当老婆无敌杀戮系统霍先生,太偏执神兽召唤师都市最强修真妖孽(超品教师)直播:艾泽拉斯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梦回大明春白日偷欢我就是神!妙手人生龙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