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朝廷于是不得不取消大小铜钱法案。
这也证明了何尚之的先见之明。
何尚之提出的“抽丁法”
、“募勇法”
不久就落实到位。
剩下的就是“国债法”
的继续推行。
这次国债推销,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民户家产超过50万铢(铜钱)的、僧尼道家产超过20万铢的,一律借四分之一给朝廷。
战事结束即还。
四分之一家产也就罢了。
关键是还债日期,一看就是活扣死结。
“战事结束”
,什么时候结束?如果战事一时半会难以结束,那就拖着。
白纸黑字就这意思!
老百姓更担心的是:如果宋国战败,这根本就是死账。
战争还没开始、还没战败都得借钱。
如果战败了,就更加没钱还账。
这是肯定的。
还有,万一被灭了国…老百姓当然不敢提这茬,这是杀头之罪。
但老百姓心里明镜似的呢:朝廷借百姓钱打仗,这是妥妥的亡国之举啊。
那些有钱人家真是欲哭无泪。
第二阶段,大户人家都扫荡了一遍,战争还没完,似乎钱又不够了。
交战开始时,前线传来捷报,说是大军所向披靡,取得了巨大战功,朝廷得再筹集资金奖励将士。
后来,传来前线行动不顺消息。
据说可能要进入持久战。
反正一句话:还得继续向民间借钱。
于是,这次不仅扩大了借钱的州郡范围,也降低了门槛。
10万钱的民户,一律借出四分之一。
门槛降到10万铢后,那些衙差、军监,就有了操作空间。
因为,财产超过50万钱的大户、超过20万的僧、尼、道,里正、乡老、县衙、乡里乡亲们,都非常清楚是哪些人。
没什么斟酌余地。
标准降到了10万钱,这就很不容易判断了。
界限模糊、不容易判断,这才是差官们最高兴的局面。
如果是非清晰、对错一目了然,做官的才会觉得没什么意思。
他们要的就是“自由心证”
,达不达标,官差老子说了算!
这样一来,被纳入借债的州郡,立即陷入兵荒马乱的末世景象,比那些战争漩涡中的州郡,丝毫好不到哪去。
对南朝朝廷的作为,萧西风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