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魏主拓跋焘,可称之为一代雄主。
他覆灭了北方各民族政权,使北方成为一个统一国家。
这可说是至上武功。
他这武功,与南方皇帝刘义隆的文治,有得一比。
而拓跋焘的文治,虽然没有刘义隆的武功那么明显,却也差相仿佛。
拓跋焘出生于公元408年,刘义隆出生于公元407年。
两人年龄只差一岁。
拓跋焘会在公元452年寿终,刘义隆会在公元453年死去。
也只差一年。
两人都是被谋杀:拓跋焘被自己最宠信的太监弑杀,刘义隆被自己长子、信任的太子弑杀。
可以说,二人结局非常相似:出乎意料。
憋屈。
悲催。
二人最大区别就是在文治武功是跷跷板关系:刘义隆文治高而武功低,拓跋焘武功高而文治差点。
若是综合评分的话,两人相差不大。
拓跋焘略高些。
刘义隆的武功拖后腿,拉分大点。
凭什么说拓跋焘的文治不行呢?仅拿近几年的两件事来说即是硬伤:全面灭佛;屠灭崔浩等四大汉人士族。
有意思的是,南方宿命对手刘义隆,似乎是为了与拓跋焘般配,恰恰也有两处硬伤:杀檀道济、自毁长城;杀刘义康、打开骨肉相残魔门,终噬自己。
拓跋焘灭佛,引起魏国境内汉人、鲜卑族人一致反感。
而他屠杀四大汉人门阀,使全体汉人感到了危机。
所以,当宋国辅国将军萧斌进驻碻磝,宁朔将军王玄谟困住滑台,太子左卫臧质反包虎牢,建威将军柳元景剑指长安时,魏国境内的汉人,特别是黄河两岸的汉人,有许多人起了归附南方之心。
王玄谟得到的情报没错,不少义士已在赶来滑台城的路上。
这些人分几种情况。
一是刚刚被拓跋焘屠灭的四大汉人士族的余众、亲朋好友家族。
他们过去在魏国属于上等人,如今受崔浩案子影响,现状、前途都不乐观。
听说南朝大军举国伐魏,他们很容易下决心归附南方。
第二种是不受崔浩事件影响,但在魏国朝廷没什么根基的众多小家族。
他们身为汉人,胡人打来后,只能成为被统治阶级。
加上衙门没人,受到的欺压更重。
对胡人、汉人谁坐江山,这些人本来抱无所谓态度。
但经过了胡人蹂躏,他们觉得可能还是被本族统治要强些。
现在见到有机会摆脱鲜卑人统治,他们便忍痛低价处理或抛弃田产,带上家当、粮食种子,前来投奔南军。
他们想着:让族中年轻人参加宋军攻打魏军的战斗,算是投名状。
以此换来南方官府接纳。
第三种就是帮会、武馆、庄子里的年轻汉族人。
生逢乱世,他们的目标就是混社会、捞世界,哪里有出人头地机会就去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