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夏明撒娇道。
“我这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再说我也不是你们夏家的人。
这件事只能由当家人亲自去做,到时我会帮你安排好,你过去按照院长的安排做就好了,乖乖的,知道吗?”
“哦!
好吧!”
夏明没有再执意下去。
冬至那天,玉姐已经提前帮夏明准备好了所要带的所有慰问物品,装了满满一大车。
一大早,叮嘱了夏明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便把他送上了车,由司机带着驱车往仁爱孤儿院驶去。
仁爱孤儿院在城市北郊离市区三十多公里处,建在一座小山脚下,那片小山也是夏明家的祖产。
车子离开夏宅弯弯曲曲绕了一个多小时的路,穿过一片小树林后这才看到荒野之间坐落着一栋古老的砖石建筑。
建筑带有浓重的巴洛克式风格,塔楼尖顶、圆柱铁门,与周围荒凉的氛围倒也相得益彰,更显孤寂阴沉,远远看去就给夏明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由于年久失修,整座建筑看起来虽显破败,但从气势上依然可见当年夏家财力之雄厚、气度之恢弘。
车子缓缓穿过两扇开着的大铁门进入大院,透过窗户看到一个看上去不到三十多的年轻女人身后跟着二十几人已经早早站在院子里等候着,显然那个年轻女人就是这里的院长。
车子在院中停稳,院长便已疾步走了过来帮夏明打开车门。
“二少爷,欢迎您!”
“你就是郭院长吧?”
夏明跟她握了握手,之前玉姐已经跟夏明说过院长的名字和孤儿院的大致情况。
“是的,我们知道二少爷今天要来,都帮您准备好了。
二少爷是第一次来我们孤儿院吧?”
“我听说自己还在襁褓中的时候曾跟着爷爷来过一次,不过那时肯定是没记忆了,其实对于我自己来说应该也算是第一次吧!”
“这些都是我们孤儿院的工作人员。”
院长给夏明一一介绍了身后站着的那些人,大都是三十多岁的中年女人,有二十多人,夏明过去也都跟他们握了手,紧接着便由院长带领着参观了孤儿院。
孤儿院建于1886年,那时正值国难当头,民生凋敝、世事艰难。
正所谓家国天下、世运相连,原本极其显赫的夏家经历了百年风雨也已衰弱不堪,除了方能守住几亩方田已于普通人家无异。
30年前,当时19岁夏明庭是个行事果断颇有见识的人,家道中落一大家子人眼看着即将无以为生便凑了些钱会同几个同伴下了南洋,从一开始在橡胶园当苦工到跑船走运输,甚至当了海盗,再到后来进了洋人银行当职员,夏明庭凭借着中国人特有的勤劳和智慧从一名南洋猪仔一步步发展成名震东南亚的华商巨擘。
家富不忘国事艰,渐渐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的夏明庭开始对国事变迁有了一定的认识,于是毅然决定回国,投身洋务,与后来影响中国百年国运的一些大人物都有颇深的交往。
1886年冬至,夏氏仁爱慈善会正式成立,孤儿院落成开始收留孤儿,此后每三年的那一天,夏明庭都会亲自前往孤儿院慰问探望,这个习惯便一直保留到今天从未间断。
“我们院现在一共收容孤儿130名,都是被父母遗弃或是父母双亡。
在我们院有完备的学习和生活设施,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完成他们一直到初中的学业。
期间如果有人愿意,办理一些手续就可以领养这些孩子。”
“您看,这边是教室,孩子们平时就是在这里学习。”
院长给夏明展示了教室。
教室略显残旧,有些阴暗,但是设备还算比较齐全,课桌黑板电视投影仪等都一一齐备。
此时正好不是上课时间,所以教室内空无一人,夏明在里边随便看了一眼就离开了。
“院里的经费主要来自哪里?是否充足?”
“我们院的经费主要还是由二少爷您家企业资助,此外我们也自己经营一些小产业,通过社会公募也能筹集一些,所以经费还是相对充足的。
每年我们都会把经费开支和预算向玉管家汇报。”
“玉姐?”
夏明不解地问,“她也参与这里管理?”
“是的,二少爷您不知道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