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两宋之后基于水田的稻作农业成为主流,炎黄文明就进入了另一个轨道,之后都是说米价米价如何,米价等同于粮价,而不是说谷子小麦的价格。
北宋建立于960年,全国人口大约是三千万,经过一百六十年的发展,3000万乘以1。
007的160次方,得出的数字是9000万,国内人口迫近一亿,然后就遇到了爆发于宣和二年(1120年)的方腊起义,七年后就是靖康之耻,这次没有历史的垃圾时间了,直接嗝儿屁了。
明朝开国不久就有人口普查,洪武十四年(1381年)时的人口约为6000万,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对明朝初期人口的毁灭非常严重,永乐十一年(1413)时的人口只有5000万,之后又是五征漠北,七下西洋,人口恢复的不是很给力,宣德十年(1435)时期的人口居然还没有永乐十一年的多,因为这位爷弃地了,放弃了交趾,之后明朝就进入了快两百年的和平期,直到天启七年(1627年)发生的饥民王二起义,这场起义掀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大幕,5000万乘以1。
007的192次方,得到的数字是1。
9亿,与葛剑雄估计的明朝万历末年1。
8亿的人口差不了多少。
清朝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清朝顺治时期的人口大约有6000万,1796年时白莲教起义爆发,距离清军入关已经过去了152年,6000万乘以1。
007的152次方,得出的数字是1。
73亿,很接近2亿了,这是清朝中期规模最大的起义,波及四川、陕西、河南和湖北这些人口稠密地区,历时八年,重创了清王朝的统治,但由于凭借中央朝廷的力量按下去了,就没有遇到东汉末年州牧割据或唐朝安史之乱后节度使横行的局面,五十年后的太平天国才打断了清廷中央力量的脊梁,把南方的满城都给图了,为东南互保埋下了伏笔。
科学的威力就在于预见,八岁那年阅遍便宜母亲给自己购置的正史中各个朝代的食货志章节与本朝的实录,王嗣璁列了竖式计算了一下文献上的数字,王嗣璁发现千分之七这个数字放在异时空同位体的炎黄世界中也是适用的。
只能说不愧是异时空同位体,此方炎黄世界的人口上限也是走了差不多的函数图像,岐朝至郑朝期间人口上限是六千万,应朝到晋朝期间的人口上限是一个亿,庆、虞和前夏这二朝的人口上限是一点八亿,宁朝因为被邪教徒斩首了中枢,国祚仅有二百一十四年,导致人口卡在了一点二亿上。
这些数据都是王嗣璁从本时空的断代史中的食货志章节中扒出来的,食货志在王嗣璁看来才是正史中最重要的章节,记录了各个朝代的经济数字,可以作为施政的参考。
一点八亿这个数字其是对原文“大夏帝国幅员万里,民众过亿,兼且崇尚武功,因而拥有一支人数约三百万人的庞大军队”
这句话的逻辑推演,封建时代的生产力太低了,兵民比例一旦超过一比一百,社会就会不堪重负。
兵民比中的兵,指的是吃皇粮的脱产军人,而不是自带干粮的服徭役的民壮组成的地方卫戍部队,原文明确说了吃皇粮军队的数量,常备军团部队七十万,御林军和禁卫军加起来有六十万人,大元帅军团五十万,拢共一百八十万,对应的供养百姓就是一点八亿。
夏世祖称帝后用了十三年时间剪除了天下群雄,经过七年的休养生息后余在位的第二十年展开了后夏的第一次人口普查,发现天下有民三千三百八十一万又两千九百五十八,约等于三千四百万,荆襄流民起义爆发于后夏259年,3400万乘以1。
007的239次方,得到的数字是1。
801亿,正好卡在人口上限上。
庆、虞、前夏,在立国259年这个时间节点前后都遇到了无比惨烈的农民起义,朝廷为了镇压农民军不得已放开了地方团练,但依旧没有什么卵用,该灭亡的还是灭亡了。
夏武明有个好妈,王贞儿通过变法改革积累了一个无比丰盈的内库,如山崩陵后都留给小儿子了,里面的钱粮布帛省点花用个二十年不是问题,丰厚的财政让夏武明可以单凭手上的中央军就镇压了荆襄流民起义,才没有出现像东汉、唐朝和晚清利用地方团练镇压民间起义后中央权威扫地的情况,权威依旧在,才没有进入历史的垃圾时间,甚至于对地方的权威更重了,毕竟这么大的起义都让朝廷给摁下去了,潜在的反贼就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了。
只是该来的终究会来,随着战争,瘟疫,饥荒和死亡这四位天启骑士身影的消逝,夏朝的人口再次进入指数增加阶段,经过二十四载的恢复,到了夏纪六百三十六年的时候,人口又迫近1。
8亿这个关口了,这一次夏武明就没有那么运气了,因为祸起萧墙!
夏武明心目中的贼可不是只有起义的百姓,还有朝堂之上的衮衮诸公与四方蛮夷,在他看来王家的人死绝了那京畿一带的贼就少了,江家的人死绝了那西域的贼就少了,李家的人死绝了那北疆的贼就少了,邹家的人死绝了那东境的贼就少了,西戎北狄南蛮东夷死绝了,边境上的贼就少了,总之这炎黄大地上除了他自己,其余人在夏武明看来不是贼便是潜在的贼,其中就有他的儿子们,因为皇子对龙椅是有强宣称的!
孤家寡人,就是夏武明一生的真实写照!
总有刁民想害朕,一直就是夏武明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心底的愤恨终于在TRUE线上的夏纪六百三十六年时爆发了,先是让身为太子的大儿子领兵外出去打邱特,七月低的时候夏武明又派禁军包围了四大家族在京师的府邸,要不是下面人劝阻他便屠了四大家族,皇帝的猜忌也让四大家族意识到再不想法子应对就完犊子了,就有了王家勾结二皇子发动宫变,江家和李家举族跑路的剧情,至此,原文作者寒青上人就进宫伺候娘娘去了,再没用后续章节了。
就有了这本同人文。
此时空的洪武十年,王嗣璁建立的汉朝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得到的人口数字是2700万,王嗣璁就用千分之七的增长率计算了一下本朝人口摸到1。
8亿所用的时间,大概要270年,再算上农民军建立新朝的时间,发现自己的事业居然能延续快三个世纪,王嗣璁就老怀欣慰,世间无不死之人,更无不灭之国,三百年的炎汉,真的可以了。
王嗣璁晚年时亲笔写了一份厚厚的密诏传给了儿子,并要求儿子一定要子传孙,孙传重孙,一直传到本朝最后一位皇帝为止,这份诏书可以说是汉朝的最高机密,毕竟王嗣璁是此时空第一个没有想过让自己的王朝千秋万代的开基之主,密诏之中留下了应对王朝崩溃的策略,那就是坦然面对,该灭亡的东西就让其灭亡好了,最后一个皇帝切莫抱着祖宗基业毁于朕手的心态去逆天改命,真的不怨孩子你,时代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人违逆不了历史潮流的。
生命的不仅要看长度,还要看广度和深度,正是知道自己所缔造的王朝迟早会亡,王嗣璁就想着给后世的炎黄子孙留下一份丰厚的遗产,让子孙后代面对从农业进入工业的时代大变局时有着足够的血条去应对,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王汉王朝给后世留下了很多浓重的印记,王嗣璁反而被后人记住了,居然被后世尊为了人文主义之祖,旧时代的最后一个帝王和新时代的第一个帝王是世人对他的客观评价,毕竟此时空的工业化源头就是他,于是就永远的活在了历史的记忆中,炎黄不灭,他则不死。
这个异时空同位体地球的发展速度在王嗣璁这个时空骇客介入后,徒然加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