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你呀,性子太急了,我又不是没答应。”
“只是这人选得细细挑选,我答应你允许你开学堂,你总不能亲自出宫去教吧?”
“我原意是从旗人中挑选聪明伶俐的进宫传授知识,再由他们出宫教人。”
宝音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是说只传授满人?]
“汉人敌视我们,哪怕传授也要挑选忠心的人,这些知识若是传给个别有心之人,怕是会引起骚乱。”
“如今大清经不起动乱,台湾未收复回来,北边草原的噶尔丹在蠢蠢欲动,有外患不能在意内忧了。”
宝音冷静下来,他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
[成年人三观已定很难改变,那就从小孩培养起,再过些年这些孩子长大,我就有了大量助手。
]
[还是要搞钱,有钱才能养活更多的人才。
]
皇帝眼里闪过一丝精光,真要是培养一批忠心的人,这可是一件好事。
***
“……约定之日到来,范巨卿果然来了,后来张元伯死前遗憾未能再见范巨卿一面,托梦告诉范巨卿自己会在某日死了,要在某一时下葬,问巨卿能否再见一面,范巨卿惊醒,悲叹大哭一场,赶去张元伯家正好赶上张元伯下葬,这便是鸡黍之交。”
菜市口的露天茶馆,一个大大的棚子,一众茶客正一脸陶醉地听说书先生读小报。
鸡黍之交念完,不少人都感叹两个人物跨越千年跨越生死的友情。
“我以前只知道有八拜之交,却只听过管鲍之交,这段时间听小报了解了很多故事,以前都白活了。”
这个成语小故事说完,说书先生停下来喝茶,茶客们交头接耳交流起来。
冬日里无事,一些人便喜欢去人多的地方。
有些人其实都看过小报了,还是喜欢凑这个热闹,总觉得这些故事从说书先生嘴里说出来有些不同。
张吉午夹在人群中感叹,“这是行教化之事。”
跟朝廷里视小报为水火之物不同,张吉午又发现了小报的优点。
听多了忠义之事,民风何愁不能教化?
喝茶润了润喉咙,说书先生咳嗽一声又继续念道:“下面是一则广告。”
棚子嘈杂声弱了下来,足够听清中间说书先生的声音。
“泰山煤铺开业大吉,原本三文钱一块,现在大促销只要一文钱!”
棚子里一下热闹起来,冬日里最热门的话题不外乎每日烧的炭。
这种天气,人在外面过一夜就得冻死,不烧炕是不可能。
可这碳烧起来实在是让人心疼,今年冬天来得早,准备不充分,就只能看着煤价一日高过一日,有些家贫者购置的煤数量不足,只能省着点烧,一家人睡在一个炕上是再正常不过。
一听报纸上有人打广告说是有便宜煤卖,不少人都心动了,纷纷跟说书先生打探地址。
“煤铺子就在菜市口平时卖煤的地方,大家可以先去悄悄,几个人合伙定,要是凑给一千斤,人家还给送,不过只送到胡同口,剩下自己搬。”
“这也行啊。”
一听不需要自己拉车去拉,更多人心动了,还有人已经动身了。
菜市口生活气息浓厚,这里是京师最大的蔬菜交易中学,沿街都是菜摊菜店,除了菜以外,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这里也能买到。
卖碳的铺子就有十多家,生活在这附近的居民闭着眼睛就能找到哪一家店。
卖碳的铺子不少是西山煤窑开设。
西山的煤窑并不是朝廷开采,而是煤商跟朝廷买了开采的牌照才有资格去开窑。
当然百姓自己去私采也是可以,只是西山煤碳已经开采了几百年露天煤所剩无几,质量还很差。
不是穷到一定地步,没人愿意去费那个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