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
梁琪坐在小木墩上,边喝边和摊主闲聊:“香娘子,敢问在这桥上摆摊儿,需要给官府报备吗?”
毕竟后世但凡人流量大的地方,摊位费都极高,倘若不是正经摊位,还要时刻担心被城管抓。
香娘子是个二十多岁的妇人,闻言笑说:“不用给官府报备,只需要到街道司登记造册,缴纳税钱就行。”
相当于交摊位费嘛。
梁琪又问:“像娘子这种摊位,一日要缴多少钱?”
这香娘子可是行家里手,税费张口就来:“咱们州桥上的税钱和商户是一样的,流通税千钱二十,交易税千钱又二十。”
加起来也就是百分之四。
都说宋朝的商业税高,的确是有些高,不过尚在梁琪的接受范围内。
她原本想在这州桥上摆个摊儿,倒也不卖什么,只为给孟记食铺的羊肉卷打广告。
可一听这桥头税,便改了主意。
“香娘,可否打个商量。”
梁琪笑说,“我每日支给你二十钱,你在你的摊位上帮我挂个招幌如何?我只想给食铺的菜品赚些吆喝。”
这倒是个新鲜的招式,香娘好奇地问:“我只需在摊子上挂个招幌,你就每日给我二十钱吗?”
“当然。”
梁琪问,“娘子是每日都出摊吗?”
香娘点点头:“妾身风雨无阻,在这州桥上卖香饮子足足三年了。”
梁琪彻底放下心来:“不若我现在就支五日的钱?每隔五日,我都来此支下五日的钱。”
说着,她从包袱中数出一百钱,交给对方过数。
人家既然长年在此处做生意,就不会为了区区百钱而跑路,太得不偿失,况且桥上的摊贩在街道司都有造册,街道司每月还要来收税收,是放心不过的。
“果真。”
香娘也是爽快人,数过钱后就痛快地答应下来,“你且把你的招幌拿来,我日日挂在显眼的地方就是。”
梁琪应了声,走之前把面前的荔枝饮仰头饮尽。
先前没注意,这会儿说起做招幌,梁琪才发现,原来汴京城里的商铺都这么会“打广告”
。
走在街上四处看去,有门上挂刻字的木牌子,叫招牌;门前竖桅杆,杆上挂大旗的,叫招旗或招幌;财大气粗的商家更是在门窗上悬挂彩色帷幔,叫彩楼欢门。
那樊楼,还有那珍楼,门首皆缚彩楼欢门。
当然,更有一些便宜的“打广告”
方式,便是街头巷尾的吆喝声,纯人工,零成本。
要做招幌也不难,只需找一家裁缝铺,不挑样式的有现货,只需在旗面上写上或者绣上字即可。
若是有特殊要求的样式,裁缝也能赶工做出来,只是价格更贵些。
梁琪不挑款式,更不用绣字,只让店家在旗面上用粗毛笔写下“于府同款羊肉卷”
几个大字,再换小羊毫写上孟记食铺的地址,就算做完了。
拿到招幌,梁琪没急着回州钱,而是向裁缝打听了城中手艺最好的木匠。
转而去了木匠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