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公子扶苏分析唐朝局势,也更倾向于皇后韦氏和安乐公主并未毒害唐中宗李显。
之前神迹提过,太子李重俊杀死了武三思极其党羽,而武三思又是韦氏同盟,在势力大损的前提下,该修养生息才是,此时对唐中宗李显动手显然是不明智的。
再者,若安乐公主真想当皇太女来继承皇位,显然唐中宗李显的册封比皇后韦氏更有力度。
【总之,唐中宗李显到底是如何死的,目前的争议还很大,咱们暂且就分析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
】
乐瑶对于历史上有争议的话题都不会给出定论,毕竟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每个人读历史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作为主播的任务就是把不同的历史观点分享给大家,绝对不强加自己的观点,乐瑶一直努力的不带个人偏向,当然了,有时候还是难免带一点的。
【接下来咱们继续说说改变大唐命运的第四场政变,亦是发生在玄武门的唐隆政变。
这次政变的主角是唐睿宗的儿子,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
】
【阿斗】:唐朝的政变真多呀,后面还有么?
阿斗再次感叹,他扒拉手指头算算,这已经是神迹提到的第四个政变了。
*
唐高宗,唐殿
唐高宗李治听神迹提到的第四次政变,他叹了一口气,若不是自己当初的选择,也不会有后面接二连三的政变。
唐高宗李治看向武则天,可是天下却没有卖后悔药的。
如今政治格局已经形成,唐高宗李治在想该如何才能避免后朝之乱……
*
唐太宗,唐殿
听到神迹提到唐玄宗李隆基,唐太宗李世民还有李承乾他们不由皱起了眉头,大殿的气氛一下压抑下来。
第297章
唐太宗李世民对于唐玄宗李隆基这个后辈的情感很复杂。
观李隆基的前半生的算的上明君,但是后半生却宛如夺舍。
唐太宗李世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防止后世出李隆基这样的子孙,什么机制能遏制昏庸之君,又不会导致权利的失衡。
*
武周
李旦没有想到竟然是他的三郎李隆基造反,确切的说应该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侄子。
李隆基垂拱三年,也就是两岁那年就被封为楚王,然后过了两年又被过继给了已故的太子李弘为子,身份由李旦的儿子变成成侄子。
若是按照礼法来说,就算李隆基造反成功,这皇位也轮不上他来坐,毕竟他还不如李显最小的儿子李重茂正统。
李旦万万没想到最不可能造反的儿子竟然造反了,与此同时,李旦又担心他家母后会对李隆基下手。
毕竟现在的李隆基才五岁而已,想要弄死一个没什么势力的皇孙着实容易……
【咱们简单的总结一下唐隆政变的经过。
公元710年六月初二,唐中宗李显驾崩。
公元710年六月初四,群臣发丧。
六月十二日,唐中宗李显最小的儿子李重茂登基。
六月二十日,临淄王李隆基协同羽林军万骑营葛福顺、李仙凫发起兵变,杀皇后韦氏将领韦播、高嵩等人,完全控制羽林军。
随后,李隆基、刘幽求等人攻入玄武门,杀韦后及安乐公主。
六月二十一日,李隆基出宫迎接他的父皇唐睿宗李旦入宫辅佐少帝李重茂,并且紧闭城门,继续捕杀韦氏余党。
同日,少帝李重茂大赦天下,称乱臣贼子已死,其他人不再追究。
六月二十三日,少帝李重茂让位给相王李旦,但是李旦拒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