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到了角门上,另换小轿子,一直抬到园子里去,住个十天半月,再照样送回来,管保万无一失。
难道九门提督太太,还不配坐大轿么?”
探春道:“你想的倒不错,我又不是老太太,坐起大轿来,可不叫人笑话。
再说我这倒霉的样儿,那见得人呢,还是在家里忍着罢。”
李纨等怕探春受累,坐了一会就要走,探春那里肯放,又留他们说些闲话,将近掌灯方才回来。
那年春暖得早,皇上定在二月下旬,奉皇太后幸清和园驻跸。
贾兰和梅氏也搬至海淀住宅,权哥儿因要上学,仍旧留在家里,由李纨照料。
宝钗怕哥儿们终日闷在书房,未免欠些活泼,每至功课完了,总要叫丫头们领着他们放风筝、打秋千,略为玩耍一回,借此舒散舒散。
一日贾兰从海淀赶回来见贾政,大家不知是何要事,先叫丫头们去听是说些什么。
原来本年是会试年分,皇上因贾兰在翰林任内,未曾放过试差,有意点他做大总裁。
贾兰预先得了消息,因自己初次衡文,毫无把握,特地赶回要请爷爷训示。
贾府虽累世簪缨,却从未掌过文衡,贾政听了,分外欢喜。
便对贾兰道:“我够不上正途出身,自小在八股文章上却用过苦功。
原来老辈都讲究的是清真雅正,就是钦定四书文,也以理法为主。
想不到近来风气,偏要逞奇立异,什么古注咧,公羊咧,骚体七体咧,又有讲究包孕史事、关合时务的,牛鬼蛇神无所不有,真是世道人心之患。
目下国运中兴,科举是人材所出,总要从理法着眼才是。”
贾兰道:“爷爷教训的极是。
从先天崇时候,大家就痛骂八股,后来又行了这么多年,许多出将入相、开疆辟土的,何尝不是从科举进身?当时一班巨公,勋名才略震动一世,若看到他们的文章,也都是躁释矜平,循循规矩的,那才是盛世元音呢。”
贾政道:“我在学政任上看文章,那些驳杂不驯的一概不取,有许多人说我迂腐,到底门墙之下不生稂莠。
古人有两句诗‘当路莫栽荆棘草,他年免挂子孙衣’,这话虽浅,却是名论。”
贾兰忙答应是是,心中也着实佩服,又谈了些别的话。
然后至王夫人李纨处各坐了一会,当天又赶回海淀去了。
到了三月初六那天,许多大臣翰林们,都至清和园宫门前听宣。
旨意下来,派吴尚书做正总裁,贾兰和赵侍郎、周阁学做副总裁,又点了十八名房官,内中翰林居多,即日遵旨入闱。
荣国府门前贴了某科会试大总裁的红纸三岔封条,又贴了“回避”
两个大字。
贾府亲友之中,只有薛蝌尚应会试,照章不在回避之列。
那举场内如何点名领卷,如何散题巡绰,不在话下。
却说薛宝琴的姑爷梅公子本是前科庶常,本年留馆授职,大观园中姐妹们都要吃他的喜酒。
那天宝琴来了,正值连日天气晴暖,红香圃中各色牡丹盛开,便和宝钗商量,想借这园子邀众姐妹起个“牡丹社”
。
宝钗道:“单请我们,不请上太太也不合式。
我看索性连大太太、珍大嫂子都请上,做个午局,等他们散了,有多少诗不好做呢?”
宝琴道:“还是姐姐想得到。”
又托宝钗替他点菜备席,宝钗道:“大厨房的菜,都是照例的,也不见得好吃。
咱们只叫柳嫂子拣新鲜的预备两桌,每桌五簋八碟,也就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