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但不断逼近二十万的兵力,对于整个的后勤体系也是一个挑战。
二十万兵马,后边至少有四十万人忙活着后勤工作。
不过相对于杨广百余万大军,两百余万后勤人员的规模来说,还是相形见绌的。
不过纵然如此,其实这也是很不容易的了,大隋的家底儿确实挺厚才行。
但现在也不是极限,搞不好就要调动三五十万大军。
毕竟高句丽不是白给的,人口不多,但是兵力不少,搞不好能弄出来七八十万的军队,也算是能打。
若不能打,之前汉王带队干了一次,也是几十万规模的大战,那不显得大隋很废么。
大隋也是很有战斗力的,毕竟也是南征北战,四处打下来的么,军队并没有废弛……
王言能以少打多,这没错,但多就是多,兵力分散的余地比较大。
他也要防备着,高句丽偷了他的后方。
被偷后放无所谓,主要是死那么多边地的百姓,不值当。
何况眼下边地百姓都在为战争服务,不管男女,全都算是服了劳役,动了起来。
百姓们也没怪话,还是坚持相信王言。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王言调了船队过来,直接从渤海进来送粮食。
王言说了,一直管到战争结束,之后免税三年。
不过这边的地也没有废了,后防的守军没事儿干,又不能出去参与押送补给之类的任务,那有专门的运输部队,所以王言直接动他们帮着种地去了,度相当快,也没太耽误生产。
战争持续着,一直到了冬天,打仗的激烈程度才有所下降。
因为太冷了,兵器都冻手。
尽管大隋的军队都配备了棉衣、棉裤、棉鞋、棉帽、手套,但长久在外,一样也要冻透了去。
再加上行军、劳动等等易出汗,容易风寒等等。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大隋这边占便宜。
尽管高句丽也有一些大隋这边贩过去的棉花,但总也没能给部队供应上。
所以在冬天的时候,大隋成功突破了山海关,打进了辽东地区。
这算是战争的关键了,毕竟众所周知,东北门户就是山海关。
突破了山海关,对南北来说都是一马平川。
在辽东平原上可以放开了跑马,许久没有出动的突厥骑兵也到了大规模出动的时候。
王言这边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稳步推进,不断取得丰厚的战果。
往来大兴报信的加急信差都连了起来,一天一个消息。
杨广以及文武百官,对于王言取得的战果都是满意的。
但同时也很担忧,因为王言如果灭了高句丽,必然是要集结大军再来一轮中原大族之劫的。
这一点看杨广的红光满面就可以知道,王言打的越狠,杨广的腰杆越硬。
对此,中原大族如同王言想的那般,一样有着充足的认识……
他们没有辜负王言的期望……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