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武则天:“郭元振多年镇守边疆与吐蕃交战,立下汗马功劳,没想到最后居然被流放了。”
【李隆基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眼光精准选拔贤才,诸如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人都可算是历史上有作为的名相!
他们各有所长,且尽忠职守,一一接力将大唐推向盛世巅峰!
】
评论区
“开元四大名相!”
李世民:“四大名相,好大的名头,朕若是没记错,姚崇宋璟与房杜二人并列吧,你们要被后辈比下去喽。”
房玄龄:陛下要不要这么幼稚。
杜如晦:陛下怎能这般轻松,大唐可是您一手创建的。
李世民:面对不肖子孙还能怎么办,朕又无法穿越时空揍他一顿,只能自我开解了。
“他看人的眼光确实很精准,包括后来选择的李林甫、杨国忠,也都是为了满足他的需求。”
“楼上的,你莫不是在反讽吧。”
……
李隆基尚且无法理解后人的调侃,但他深感庆幸,找到了张说之后的接替之人。
张九龄时任中书舍人,算是宰相的副手。
【当国家需要拨乱反正,走向正轨时,李隆基选中了多谋善断的姚崇。
姚崇向皇帝提出了目前最紧急的十件要事,包括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专权、勿使宦官专权等,李隆基一一照做。
】
这可是一个熟人,武则天看向站在大殿前排的姚崇,这是她一手提拔的宰相,没想到给别人做了嫁衣。
不过,想到太宗高宗也给她留下很多得用的大臣,武则天很快转变了想法。
只是嘲讽的对着李隆基道:“不是要消除武周的痕迹吗,怎么还重用武周的大臣!”
李隆基:……
评论区
“姚崇出身江南大族,年轻时生性洒脱,重视气节,二十岁后发奋读书,以孝敬皇帝李弘的挽郎(出殡时唱挽歌的人)身份步入仕途,之后又考中举人,仕途更加顺畅。”
“姚崇在营州之变中处理事情得当,条理清晰,得到武则天的器重,很快便升任宰相。”
“神龙年间,姚崇协助张柬之发动政变,促使武则天还政李唐。
张柬之等人都被李显流放诛杀,只有姚崇在大殿外为武则天大哭一场,免了牢狱之灾。”
“李旦在位时,姚崇被征召回朝,担任宰相。
他与宋璟合作,革除前朝弊政,任用贤良,赏罚分明,使睿宗朝出现了短暂的政治清明。”
“姚崇深知,朝政最大的弊端是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争斗,他不得不参与其中,被两方狙击,丢了宰相之职,外放为官。
直到开元元年,李隆基将其召回,再次执掌朝政!”
“……”
【在李隆基的支持下,姚崇大力推行社会改革,整顿吏治,兴利除弊。
抑制权贵,大力发展生产,为不久之后的开元盛世奠定基础!
】
评论区
“唐中宗以来,铨选制度十分紊乱,王妃、公主与权戚不仅卖官鬻爵,而且不经吏部准许,大搞斜封官,请托之风日盛,致使冗官滥吏充斥官府。”
“唐玄宗罢免所有的斜封官,严格控制官吏的选举,大革其滥,十去其九。
大大提高了官府办事效率,又减省了国家开支。”
“李隆基也对科举制度作出了改革,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冗官的出现,提高官吏整体的素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