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
【身为老师的黄子澄向朱允炆讲解了汉朝七国之乱的故事,提醒他藩王对朝廷的威胁,但朱允炆并不需要黄子澄的提醒,早在他还是皇太孙的时候,就十分担心诸王的问题。
】
【朱元璋曾对朱允炆说:“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留给你安宁。”
朱允炆却问:“胡虏不安定,让诸王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呢?”
。
】
【朱元璋默然,问朱允炆的意见,朱允炆回答:“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这个回答十分完美,朱元璋也无话可说。
】
【但朱元璋一死,朱允炆就抛弃了曾经的削藩思路。
】
【明太·祖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因为自己出身卑微,便想给子孙后代留下永享不尽的富贵,再加上担心那些开国元勋“尾大不掉”
,他将长子立为太子后,除了九子、二十六子早死,其余二十三个儿子都封王建藩!
】
【燕王朱棣、晋王朱棡、宁王朱权等九大塞王率兵驻守北方边塞,抵御蒙古;周王朱橚、齐王朱榑等驻于内地各省,监督地方官吏。
】
【九大塞王都有“护卫甲士”
,“少者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
。
公侯大臣见了他们都要“伏而拜谒”
,地方上的一些大事以及军队调动,都要向当地藩王禀而后行。
】
【虽然他们在法律上对境内平民百姓不享有直接的行政权力,但他们每人都节制三支辅助部队,其人数在3000到15000之间。
】
天幕下的观众都在仔细看着天幕,明朝的藩王制度与汉唐不同,不知这样的制度能不能给他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思路。
【为了确保皇帝对诸王的控制,朱元璋在他的《祖训录》中曾定下了一系列条令规章来管束诸藩王的行为,比如,在新皇帝登基以后的三年时间内藩王们不许来朝廷,只能留守藩封。
】
【朱允炆登基后,十分担心几个实力强大的皇叔会对自己发难,特别是燕王朱棣。
】
【此时,太子、秦王、晋王都死在了朱元璋之前,燕王朱棣成为了最年长的皇子,它不仅是朱元璋的嫡子,还是势力最强大的藩王!
】
【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朱棣生于战乱中的应天府(今南京市),五月,陈友谅兵寇池州,不久又传来陈友谅进攻太平的消息。
如果太平被攻陷,那么应天就会暴露在陈友谅的大军之下,军情紧急,朱元璋来不及看新出生的儿子,就赶往前线!
】
【直到公元1367年,朱元璋即将称帝,才给自己最近出生的这七个儿子统一命名,八岁的朱棣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
【朱元璋不仅为自己的儿子命名,还给子孙后代都取好了名字,比如朱棣这一支的子孙后代便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
评论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