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典型的苏式战术思维,追求大兵团正面突破。
他转向通信组组长:"
所有单元确认通信状态。
"
报告营长,全合成营通信网络连接良好,数据延迟低于5毫秒,所有作战单元已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仅保留加密数据链路。
不同于红方的恢弘声势,蓝军合成营的部署几乎不引人注目。
六百多名士兵被分成十二个独立战斗小组,每组约5人,由不同兵种组合而成。
这些小组没有形成传统的战线,而是分散在较广区域内的关键地形点上,看似毫无章法,实则环环相扣。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装备——那些流线型设计的电动军用车辆悄无声息地穿梭于丛林和山丘之间,不像红方的燃油车那样出轰鸣声和黑烟;体积小巧的便携式多功能雷达代替了笨重的传统设备;每个战斗小组都配备了几架微型无人机,已经秘密升空,在红方阵地上空默默收集着情报。
王钢在战术平板上点了几下,做出最后调整:"
按照方案,我们不主动出击,引诱他们进入我们设计的蜘蛛网。
各作战单元注意,保持隐蔽,等待信号。
"
是!
"
各小队长低声应答,随即通过数据终端向各自单位传达指令。
演习场北侧的高地上,特设的检阅台上,军委主席周志海和总参谋长刘志国等高级将领正通过高倍望远镜和实时战场显示屏观察双方动向。
"
红方部署很标准啊,"
张立新少将评论道,"
薛团长这个人虽然固执,但确实精通传统战术。
你看那个梯次部署,教科书般的范例。
刘志国微微点头,却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蓝军一侧:"
有意思,王钢这个小伙子把合成营的概念挥到了极致。
你们注意到了吗?他没有设立传统意义上的前线和后方,整个营就像一个有机整体,每个战斗组都能独立作战,又能相互支援。
陈大将拿着望远镜,指向几个关键点位:"
看那几个隐蔽点,蓝军布置了小型电子战设备。
如果我猜得没错,他们打算干扰红方的通信系统,迫使他们回到更低效的单线指挥模式。
周志海军委主席一直保持沉默,此时才缓缓开口:"
这场对抗的意义已经出了单纯的编制实验。
这是两种军事哲学的碰撞——一方依靠数量和火力优势,一方追求灵活性和信息优势。
今天我们将知道,在现代战场上,哪种理念更占上风。
演习场上,红方加强团已完成部署。
薛长河通过无线电下达了进攻命令:"
全团注意,按计划向蓝军阵地推进,目标是在一小时内全歼敌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