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贺文嘉依依不舍走了,等船离开南溪县后,贺文嘉心中生出一股劲儿来,明年他一定要中举,叫渔娘风风光光嫁给他。
定亲后,渔娘感觉自己的日子没多大变化,日常还是读书写字,几日写一篇策论交给先生批阅,再有空闲就考虑考虑下一本书想些什么。
当然,这些都是她每日上午要做的事,下午她要么陪娘看账本,去孙家跟师娘一块儿下棋学琴,或是去贺家跟阮婶婶说说话。
日子晃晃悠悠到腊月中旬,去江南采买板鸭的管事回来了,也带回来了江南的消息。
她的两册游记在江南卖得特别好,话本《青云志》也卖得好,但是跟游记全是赞美的好话比起来,《青云志》口碑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渔娘也能理解,江南富裕,闺阁中识字的女子多,江南的读书人就更多了,女子不如男子出门方便,那些男子在茶楼酒肆高谈阔论批论《青云志》,叫没看过《青云志》的普通人听来,就觉得《青云志》不好,全是污蔑读书人。
管事笑道:“小姐的书卖得好,那些说书人也喜欢说小姐的书,《青云志》通过那些说书先生的口传出去,等时日久了,听过《青云志》的人越来越多,那些读书人掩不住,自然不敢再满口胡言了。”
渔娘不在乎什么骂不骂的,只要她的书卖得好就行了。
今年靠着《青云志》赚了不少钱呢。
梅长湖:“淮安那边如何了?”
“禀老爷,桃源那块地主支那边没伸手,家中还是照常做生意。
三房家的两位小姐嫁出去了,听说在夫家都过得不错。
还有长南和长北两位公子也已在淮安娶妻,今年跟着主支家的大爷做生意,听说做得不错。”
“苏家如何了?”
“主支跟苏家合伙做的布坊生意不错,我听主支那边的管事说,明年家里也要建一个布坊,跟苏家那边的关系估计会淡一些。”
梅长湖松了口气,还好堂哥是个心里有数的。
“大冬天地叫你跑一趟,路上辛苦了,家来就好好歇一歇。”
梅长湖叫管事退下,屋里只有他们一家四口,梅长湖才道:“还好堂哥没有对桃源那块地伸手,要不我真怕到手了以后扔都扔不掉。”
秋天时,跟田知府来村里看矮稻的钦差大人带着两位小爷,他们提起桃源那块地时的语气叫梅长湖心惊,生怕主支那边舍不得沾上一点,连写两封信,陈清其中利害。
林氏:“好了,老爷这下也不用操心了,咱们准备好好过个年。”
梅长湖点点头,笑着问小儿子:“你先生可说了你们什么时候休息?”
“我和孙平读到小年时休息,孙允和温子乔他们要读到腊月二十八。”
“读书辛苦啊!”
梅长湖想到一件事,把管家叫进来。
“明年三月温公子要回保宁府考试,考完试就要跟谢家的小娘子成亲,事情繁多,乔老夫人年纪大了,处理起来只怕有些吃力。
等到日子了,你派个管事并两个小厮跟温家母子一块儿去保宁府帮把手,等事情办完了再回来。”
渔娘:“给派一辆马车去,温子乔考试、成亲那日都能用。”
“是。”
梅家人体贴,下午梅厚的媳妇儿就去东北角温家找乔老夫人说话,谈笑间把主子们的安排说出来,乔老夫人感激不尽。
“我们母子俩这几年吃主家的用主家的,主家还管我家子乔读书、娶亲,这等厚恩我们家什么时候才能回报一二哦。”
“乔老夫人客气了,您家公子有大气运,您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乔老夫人笑着点点头:“主家福气深厚,咱们母子沾上一点半点的,定然也不差。”
这两年在梅家日子过得好,乔老夫人没有烦心事,身上长了点肉,穿着打扮都干净整洁,笑起来的时候颇有几分大户人家老太太的风采。
过了两日,张大娘子的儿子满月,她男人申大郎来梅家送红鸡蛋,并两斤切片晒干的野山药,还有两斤嫩竹笋干。
渔娘叫管家收下了,回送了半匹细棉布,申大郎不肯收,管家劝了许久才叫他收下。
“我们家小姐跟你家娘子打小认识,本来就是手帕交,论理,你家孩子满月这么大的事,我家小姐该去你家瞧瞧你家娘子,只是我家小姐才定了亲事,不好出门,还请你们夫妻原谅则个。”
申大郎惶恐,忙说不敢。
梅厚见话说到位了,也就不留了,叫门房送申大郎出去。
申大郎去邓家送红鸡蛋,淼娘在屋里哄孩子没空闲,叫她的管事妈妈去回礼,客客气气把申大郎送走。
申大郎捧着回礼回家,他爹娘看到这些实用的好东西,都觉得这大儿媳真是不一般,凭她一个农女竟跟城里的小姐们论上交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