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各国承认并协助吴国在吕宋岛北部、北美大陆西海岸、以及南亚次大陆各建立不少于2处永久殖民据点。
各国承认整个中南半岛、以及扶桑、高丽、流球、苏禄为吴国的保护国。
吴国不再独占婆罗洲、爪哇岛,承诺将不低于四分之一的未开区域与各国共享。
其余岛屿,例如苏门答腊、苏拉威西等等同理。
所有签约国承诺,维持现有南洋格局不变,贯彻航行自由,贸易自由,独立岛屿共享,维持南洋地区和平(对辖区土著、对海盗的战争不在其列)。
各国在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军战舰吨位总和,不得过吴国南洋舰队的一半。
全球剩余空白土地奉行实行“先到先得”
原则,后来者不得以武力形势夺取(但可以货币购买)。
……
三,《伦敦条约》。
贾笑真伯爵以吴国驻欧全权使节的名义,和撒克逊、法兰克、伊比利亚、尼德兰、弗朗机、日耳曼各邦国、奥、瑞签署该条约。
内容主要包含3点。
1,人员自由流动。
民众在吴国和欧洲各国之间,拥有对等的迁徙、旅居、经商、读书、务工、通婚、传教权利。
2,减少关税壁垒。
成立一个由各国资本家组成的国际贸易委员会,降低主要贸易商品的关税,保持步调一致,减少通关程序。
3,控制顺差。
吴国承诺将不低于年度贸易顺差的五分之一,用于购买相应王国的商品或者投资(工业、农业、教育、慈善)。
……
1784,世界无战事。
三大条约的签署让无数人欢欣鼓舞。
各国主流报纸极力吹嘘:一个崭新的、富裕的、文明的时代终于到来了。
欧洲多个阶层对吴国的好感到达巅峰。
原因很简单,
战争结束了,王室就没有理由继续征收战争税。
自由贸易,可以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更高的收入。
所有人都获益。
究根结底
人的立场,是基于自身的。
……
欧洲各国王室对吴国的态度很复杂很微妙,可以概括为:4分友好、4分忌惮、2分羡慕。
未来格局看不清,但共识是——挑战和机遇并存。
在过去的数年内,
欧洲主要王国均直接或间接卷入北美战争,筋疲力尽,财政窘迫,内部矛盾巨大。
当前,各国迫切需要休养生息。
所以,欧洲强国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和吴国主动翻脸。
他们需要金钱流入,安抚愤怒的市民和不满的资本家。
三大条约是众望所归。
乔治三世以领头羊自居,毕竟是撒克逊人带领各国一起向吴国“施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