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太皇太后年事已高,幼子去世本就大受打击,长子过身以后愈发老态龙钟。
她一生操心的,无非儿女子孙与母家尊荣。
诸窦封侯加官,荣华富贵,好。
长女成了长公主,很好。
长子当了皇帝,很好很好。
幼子远去梁国,不好,最好叫回来在身边时时能够听到他的声音。
长子在时,她还没那么老,还有心思折腾废立之事。
大儿子也是儿子,小儿子也是儿子,谁当了皇帝都是她的儿子。
小儿子给大儿子当继承人,三个孩子都在身边,再好不过。
转眼之前,两个儿子都没了,天子已经换成了长子的幼子。
不是亲自养大的,没那么亲近,到底是亲孙子。
别的宗室再讨好她,又算什么呢?刘安是刘长的儿子,不是她的儿子,她一个瞎老婆子,看得见什么啊。
听笑话罢了。
当年操作改立梁王为太子之事,如果说她存有甚么不能对人言说的心思,也就是梁王上位,兄终弟及,终究比父死子继略差一分。
这差的一分,对她来说却是好处。
立身不正的新天子,站稳脚跟之前,自然要加倍奉承太后母亲。
如今的刘彻再不好,也是她孙子。
他刘安是吗?
心里缓缓盘算阶下告状的人群成分:
诸窦宗室、诸侯列侯、黄老之臣。
小孩子做事急躁,不要紧的,吃些教训,只要不死,就长大了。
她是楚汉之争余波里活过来的老人,哪里懂彻儿心热力捧的儒生儒术是好是坏。
只知道黄老之道行了七十年,好处都是现成的。
儒家却要把人都塞进小格子里框起来,天子之下人人都是囚犯。
儿孙都在力主以儒代道,或许确实有哪里好罢。
那么彻儿和他的儒生,哪怕真的想起来,也得等他再大些个,不这么毛手毛脚急功近利,也不再头脑一热听风就是雨,能控制住儒生而不是儒生控制他的时候,再起来。
追名逐利,编造弥天大谎蛊惑帝王,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酒色财气个个不落,这些儒生,又有哪个不是新垣平了。
启儿的儿子还是太小,经过的事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