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第 50 章 农耕帝国3(第8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尽管历史上李广利有过平大宛的功绩,但是综合评价依然是一位平庸的将领。

而他的过,远远大于他的功,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甚至是自己家庭,都是一位野心勃勃、但是能力不足之人。

刘彻气愤之余还有些尴尬:李夫人的外戚,听起来也是自己任用外戚的原因。

但是再想想卫青霍去病,刘彻再次挺起胸膛。

卫霍不也是外戚,怎么别人就这么优秀,李广利就不行?

这是那李广利的问题,日后遇到绝对不重用!

【刘彻最大的错误,一个是轻信李广利,另一个就是忽视了董仲舒的提醒没有及时种冬小麦。

刘彻受限于时代,以为匈奴的土地可以好好种地,却不知道,哪怕卫青霍去病可以把匈奴人赶出塞外,也改变不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这一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不仅决定了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差异,也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注定不会太高。

所以,刘彻即使迁移了中原百姓去种地,依然粮食不足,百姓民不聊生】

【晚年时期,刘彻下轮台罪己诏,同时,迎来了拯救大汉的功臣——赵过】

刘彻几乎是喜极而泣:还好,他还有其他功臣,大汉还有救!

在唐朝,李世民也在感慨:

“都说汉武帝穷兵黩武,但是他任用贤才从来不论出身。

桑弘羊是商人之子,主父偃出身贫寒,卫青霍去病出身更是低微,汉武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赵过也是直接委以重任,朕要向他学习。”

武曌想起从高宗到自己以来与世家的对抗:“秦汉时期还有贫寒才子走上朝廷,到隋唐以来,世家垄断官场,如果不是糊名科举,恐怕那

些寒门才子根本走不到朕面前。”

朱元璋比较淡定:“朕分设南北榜,南北学子都可以录入朝廷为官,没有地方与门第之见,对大家都很公平。”

至于南北榜案中冤死的官员,是他们傻,死了也不可惜。

【华夏最早的农书,是西汉汉成帝时期的氾胜之。

最早的农学家,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赵过,现代人在盘点华夏农学史时都离不开这两位人才】

【而这两人的出现,也让华夏的农业发展再次发生了变化。

秦朝,休养生息并不能解决民生艰难的问题,因为冶铁技术不足,农耕工具不够——包括耕牛,官府愿意给百姓借用就是因为铁制农具不够分发给每个百姓,也不够降价买卖。

从战国到西汉,耕地主要靠的是人力。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连续几任帝王鼓励养耕牛养马;

从西汉时期开始,耕牛开始有富余,耕牛遍地,牛耕开始走上普及化,并且一直流传到了唐宋元时期。

汉武帝盛世时期,对外打平匈奴,对内兴建太学,文化发展,兴修水利,冶铁技术发达,农耕工具效率提高。

然而刘彻如同后世人希望李隆基早死一样,历经几任帝王积累下来的盛世景象刚刚现世,自己开始作死。

在卫青和霍去病英年早逝之后,刘彻不肯放弃,继续穷兵黩武,百姓民不聊生,四处造反。

刘彻发布了“轮台罪己诏”

,迎来了帮他挽回大局的赵过,赵过推广耦犁、推行代田法,研制和改进家具,如:锄头、耙、锸、镢等等常用的农具,从技术层面让农业得到大力发展。

赵过在关中试行“代田法”

两年后,边疆地区开始实行,有了“代田”

和“代田仓”

,小麦进入了主粮的范围。

【冬小麦的优点不仅仅耐旱,最重要的是它是秋种夏收,可以和粟、大豆进行轮种,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

【而且粟是短根,小麦是长根,有助于疏松土质,适合地质紧密的黄土地。

同一块土地进行粟、麦、豆轮种,能够养活的人口也就更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丑妃逆袭:王爷又被踹下床四合院:情满四合院外传抗日之打鬼子我一枪一个废材又怎么样?照样吊打你!盖世狂龙英雄联盟之灾变时代太太请自重江山美人志豪门顶级婚配,夫人她道行不浅超神宠兽店过气武林高手重生三十年前剑道独尊聊斋之问道天涯平平无奇小道士戍边五年,抓大汗跳舞给皇帝看天启预报大周仙吏红楼天骄神级系统进化从藤蔓开始恐怖女主播妙手小村医武炼巅峰麻衣道祖主母日常超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