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子文学网

第 51 章 农耕帝国4(第8页)

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这位李纲,正是抗金名将、在靖康之耻时组织东京保卫战的名相李纲。

在还没有高升,只在地方为官时,这些历史书上的名人矜矜业业在田间监督种植,造福当地百姓.

北宋时期,赵匡胤听到天幕提起稻米时,恰好在宫中吃着白米饭,他一想到前朝的帝王可能都吃不到这么香喷喷的稻米饭,顿时心情好极了:“还是稻米好吃嘛。”

“就是不知道那占城稻味道怎么样。”

天幕提到的占城稻赵匡胤都还没吃到呢。

占城稻的推广,得等到宋真宗时期。

到了南宋,占城稻已经普遍种植,并且能达到一年两熟。

酒楼里,两位相约一起吃饭赏天幕的富户闻言议论起来:“占城稻产量高是高,但是难吃。”

另一位富户摇了摇头:“百姓有得吃就不错了,哪里还顾得上好不好吃。”

友人问道:“那你吃吗?”

富户嘿嘿一笑:“这新玩意让给百姓吃,我就吃祖宗传下来的米好了。”

友人呵呵了,说得好听,还不是不愿意吃。

占城稻的口感一直不被宋人接受,因为都觉得难吃,占城米在南宋时期一般是贫民吃,贵族富户还是宁愿吃传统的糯稻和粳米。

【李隆基时期,为了鼓励耕种,在皇家花园种下冬小麦;到了宋仁宗赵祯时期,皇家花园里种植的农作物就变成了水稻】

【农作物的更替说明了政权的交替,也象征着华夏的经济文明中心从北方来到了南方】

李隆基:政权交替,哼,现在大唐也吃稻米,只要安史之乱不发生,就轮不到大宋交替!

“仁宗,挺好。”

赵匡胤短暂地酸了一秒,想不到歹竹里出好笋,赵光义的后代里竟然有子孙能被叫做“仁宗”

很快赵匡胤自己缓过来,吩咐下去:

“给朕的后花园也种上水稻。”

能省下一笔买米的钱也好,能省一笔是一笔.

被赵匡胤短暂地羡慕一下的赵祯正在后宫花园里种水稻,而他的曹皇后,在后花园种桑养蚕,以帝后之尊,做男耕女织的典范。

赵祯听到天幕说到自己,顿时惊喜地抬头:“皇后,看,天幕说朕呢。”

经过天幕这么一宣扬,百姓应该都知道水稻有多重要,会积极种水稻了吧。

曹皇后含笑点头:“官家勤政亲耕,天下无不向官家学习。”

赵祯得意一会,又有些不满:“天幕没有提皇后。”

曹皇后完全不意外,史书不都是习惯性的忽略女性吗,后世可能根本不知道她在后宫中种桑养蚕。

曹皇后淡淡说道:“官家,无碍,只要陛下的功绩能被天下人知道就很好了。”

赵祯自己也想到了史书记载的事情,他愧疚地拉住曹皇后的手:“皇后为一国之母,是天下表率,朕会让史官一起记下来。”

曹皇后微微笑了笑,躬身行礼:“谢官家。”

【北宋时期,出现了华夏最早一部稻作品种志《禾谱》,共计收录稻的品种不下50个。

【因为北方人的念旧,开始在田地里种植冬小麦,实现春种水稻冬种小麦,在一块土地上利用时间差复种,南迁后一直没能回返回北地的北方人通过吃小麦聊解思乡之情】嬴政沉默了。

每到宋朝,他总是能感觉到跟后世隔了千年的距离,不了解后人的脑回路。

“既然思念家乡,为什么不直接打回去,收复故土?吃小麦能有什么用?”

扶苏哪怕不是武将,也不能理解这种行为。

大秦连文臣也能上战场,这个时候的儒家也很能打,尤其是公羊之儒,嚷嚷着“百世之仇尤可报”

,就这种逼人失去半壁江山的仇恨,换公羊之儒来,早就挥剑上战场了。

“听说这宋朝重文抑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丑妃逆袭:王爷又被踹下床四合院:情满四合院外传抗日之打鬼子我一枪一个废材又怎么样?照样吊打你!盖世狂龙英雄联盟之灾变时代太太请自重江山美人志豪门顶级婚配,夫人她道行不浅超神宠兽店过气武林高手重生三十年前剑道独尊聊斋之问道天涯平平无奇小道士戍边五年,抓大汗跳舞给皇帝看天启预报大周仙吏红楼天骄神级系统进化从藤蔓开始恐怖女主播妙手小村医武炼巅峰麻衣道祖主母日常超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