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镜头一转,又来到了城市中。
荆咕放出了一段采访视频,是采访住在杭州但是工作在上海的年轻女白领。
“上海的房价太贵了!
我连厕所都买不起。”
对着采访者的镜头,女孩耸耸肩。
“还好,高铁多,我房子买在杭州郊区,可以骑着小电驴去高铁站,然后坐半小时高铁就到上海。”
女孩在昆山买的房子,离高铁比较近,走路6分钟,乘坐高铁17分钟就可以到上海,然后坐20分钟地铁再走路8分钟就到公司了。
采访者询问:“这么远辛苦吗?”
“坐高铁有什么辛苦的,又快又稳。”
女孩洒脱一笑,接着变成打工人的苦笑,耸耸肩,“再辛苦哪有上班辛苦,还不是为了生计为了挣钱。”
说完,她等待的高铁已经抵达,她快速冲了过去……
此时苏辙很有同感:“是啊,京城的房价真得很贵,要是大宋也有这样便利这样快速的车,我也想住在郊区。”
北宋时期,京城的房价贵的惊人,苏家人从四川眉山搬到汴京后,一直是租房住。
苏洵做了十来年的官,在京城却没能置上房子,一直带着孩子们借住公署。
后来苏辙、苏轼的家眷搬到京城,公署里住不下了,苏洵才去赁了一处宅院,几l十口挤在一起。
嘉祐五年,苏洵带苏辙移居河南杞县,是租的房子;嘉祐六年,苏洵带苏辙回京闲居,还是租的房子。
后来苏洵找老乡范镇借钱,购买了南园,但是不到三年苏洵就病逝,两兄弟只能送父亲回乡安葬守孝。
等到苏洵去世后,苏辙儿女众多,经济压力很大,还是租的房子……
苏辙对此同样是不甘心,写诗道“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
,因为一直没有买房,孩子们也对此诸多抱怨,一直到年迈之后才在河南许昌买下房子扩建,安顿一家老小。
他的难兄难弟苏轼同样没好到哪里去,后来又是找范镇,帮忙卖掉了父亲买的南园,并且借贷80万文,才得以在宜兴买房。
【世界上首个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是在美国先出现的。
】
1998年,美国出现了applepay等大量同类型第三方支付平台继之而起,但当时的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信用卡消费,移动支付并没有得到大力发展。
但是华夏的支付
宝不同,不断地更新移动支付技术,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同时还促进了生活更加便利,得到了海内外的认可,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方式的代表。
荆咕去买菜时,顺带采访了一下卖菜的老奶奶:“阿婆,用手机付款会不会不习惯?”
“有什么不习惯的,我孙子帮我设置好我给人扫一下就行了。”
老奶奶指了指自己的收款码,“那里有提示。”
正好有人来买菜,不断地有进账的提示音:
“支付宝到账10元!”
“支付宝到账37元!”
“以前有些缺德没良心的,看我老婆子眼睛不好,故意给我□□,卖完菜回家孩子们才发现是□□,我心疼的,气得胸口都是痛的。”
老奶奶想起自己收到□□,现在还觉得心疼。
“现在有这就不用担心□□问题了。”
除了卖菜的老奶奶,甚至有西瓜摊上完全没有摊主,直接挂了一个纸牌:“自助购买。”
纸牌上还印刷了收款码,标明:“扫码支付。”
这西瓜摊旁边还有不少人在自助买西瓜,荆咕询问对方对自助买瓜的感受,买家道:“我觉得这样也挺好,我最不喜欢卖家总是介绍什么,西瓜嘛,我自己也会挑。”
说着,他就专业地开始对着西瓜拍一拍,敲一敲,听一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