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在取得无上成就之后,玄奘不忘初心,启程回国,在回国途中依然不平静。
他用大象驮着梵文贝叶经520夹,共657部,启程北上回国。
返归途中,渡印度河时,玄奘遇风浪翻船,失落梵经50夹及奇异花种等。
只得在乌铎迦汗茶城停留50天,派人过河抄写,再继续北上。
玄奘在翻越葱岭时又遇到盗匪,抵达于阗时又被国王挽留……
好在,他最终还是回到了大唐。
他28岁西行,往返17年,经历128国,行程十万余里,46岁终于回到大唐,完成了自己求取真经的宏愿。
当他回到大唐后,译经19年,共译出各种经论75部,总计1335卷,开创了华夏翻译史上的新纪年——虽然是“文”
,但这样一种精神怎么不能说是“侠”
!
这时候伺候在玄奘身边的年轻和尚,正是帮忙玄奘翻译《大菩萨藏经》等梵语佛经和帮他记录著文《大唐西域记》的五僧之一的辨机。
玄奘看向欲言又止的和尚:“辨机啊,你有没有见到过武术高手?”
此时的辨机26岁,年轻俊美,风华正茂,态度恭敬而不失谦卑:“回师父,没有。”
“可惜了。”
玄奘想起年轻时在大唐遍访名僧,又经历种种困难去海外求取真经的过程,眼里浮现一抹怀念。
他肆意一笑:“贫僧有哈哈!”
辨机对外界充满了向往,可惜,玄奘指了指带回来的众多佛经,笑眯眯拍了拍小沙弥的小光头:“佛经还多着呢,别做梦了,老实写书吧。”
“哦。”
辨机乖巧地应了一声,看了看众多佛经,再次投身翻译的重大任务上。
他还不知道,他一生埋首于翻译梵语佛经引入中原,并且把中原经典翻译成梵语向外宣传后,还自己写著佛经,在当朝得到尊重,但是在宋朝和宋朝以后却被大肆造谣,让世人不记得他的功劳,只记得他与一位交集并不多的公主的风流韵事。
()
≈ldo;≈rdo;
?想看西羚墨的《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吗?请记住[]的域名[(()
唐朝府兵的训练除了角抵,还有蹴鞠。
无论是角抵还是蹴鞠,并不是给帝王贵族表演的娱乐性质,带有强烈的冲撞厮杀,经常有士兵在练习过程中折断手臂腿脚受伤。
【在武曌执政期间,有了武举制度。
给了平民新的上升途径,让平民习武之风更甚。
】
天幕放出了武曌的武举制度,非常详细,让天幕下的众多有心帝王快速开始抄抄抄。
武举分为4大类10大项,4大类是射、马枪、测力、材貌。
具体一点,射不仅仅有步射、坐射还有马射,即是骑马跑动时的射击,还有筒射,使用一种机械装饰射,射稻草人,射猎物,难度最大的是射铠甲,要求射中铠甲的缝隙“穿札”
,具有很强的实战性;
马枪是指马上使长枪的技能,将4个木头人立在墙上,在马奔驰时用长枪刺中,类似攻城刺杀守城将士;
测力是负重,背负300公斤大米走一十步,还有举重并且举起来的高度差距不能超过一尺,要求力气大且平稳。
材貌相当于面试,要求考量身体条件和语言对答,对考生有一些智慧上的要求,可见唐朝并不提倡后世的“死读书”
或者“无脑匹夫”
。
“很好!”
西汉末年,马援看着天幕握拳砸手掌:
“希望我朝也有武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