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沙盘的起源,也是在华夏。
早在东汉时期,名将马援曾经被汉光武帝刘秀派去侦察陇西,看到路边小儿用沙子堆积山丘和房屋玩游戏,受到启发。
等刘秀再让马援讲解陇西地形时,马援就学着小儿,用沙子堆集成山川地势,道路分布,给刘秀讲陇西形势,因此被叫做“沙盘”
。
但是这种沙盘,属于一次性的简易沙盘,比较原始,也不易于保存和二次观摩。
到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沈括发展了沙盘制作方法。
沈括制作的沙盘,不再是一次性沙盘。
他使用木板作为大地,亲自动手,把大宋与契丹接壤的沿边地形制成木制地形模型,通过挖凿和钉上多层木质结构来形成高低起伏的不同地形。
但是这样的工程量巨大,也不方便。
后来,沈括改进沙盘制作方法,改为石面糊木屑做在木面板上。
又因为沈括所在的定州,冬天寒冷,用面糊干冷之后
容易脱落,又改为用熔蜡制作。
这样的立体沙盘实用且能保存,沈括制作好之后报送皇上,宋神宗看后甚为嘉评,并下诏边疆州效法制作。
因适用于军事,很快得到推广。
在西方,沙盘出现的同样更晚。
一直到1811年,普鲁士国王的军事顾问冯·莱斯维茨,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给威廉三世介绍战场情况。
不过冯·莱斯维茨的这个沙盘有了很大的进步,完全是一个标准的、真实的战场缩微模型。
他是采用胶泥制作了一个比例为1:2373的精巧的战场模型,模型布局与真实的战场情况相差无几。
然后细节更丰富,沙盘模型不仅有山包,还用各种颜色把道路、河流、村庄和树林表示出来。
最后,还用小瓷块把军队部署和武器装备标了出来。
天幕分别放出三种沙盘,对比之下很明显。
马援的最早,但是也最为原始。
沈括的两种进步了许多,尤其是蜡制沙盘,制作的非常精美。
但是,论成本论细节,都是胶泥沙盘更为精巧逼真且实用。
沈括喃喃自语:“胶泥,对啊,胶泥能做活字印刷术,为什么不能做沙盘?”
大宋不缺胶泥,也不缺那个西方沙盘里需要用到的一切材料,无论是颜料、瓷器,大宋都是强国,但他偏偏就没想到。
“别丧气,西方更重视战士,肯定也更注重沙盘。”
他的好友毕昇安慰道。
沈括的沙盘就算被推广到军中,不主动出击能有什么用。
而西方本就重视骑兵和战士,战事频繁,对沙盘的需求大,这也导致了他们的沙盘精益求精,也有人愿意为之投入研究成本。
沈括摇摇头:“假如我更好一些,或许就不会发生兵败了。”
他任军器监时,也曾研发神臂弓,提高军器监的产量。
也曾编撰城垒、军营等建筑的营造法式,甚至也曾领兵作战。
在永乐城大战中,还有一支部队,就是沈括带兵,他主张筑城石堡、种谔提议银州、徐禧主张永乐城,终定为永乐城。
最终,宋神宗选择了相信徐禧,选择了永乐城,让徐禧总领筑城事宜,命沈括将帅府移到边界,以接济军用物资和救援。
徐禧被西夏围困永乐城时,沈括带一万大军前去救援,却被西夏拦截,最终兵败没来得及救援。
兵败之后,沈括被贬,寂寥之中开始反思自己的政治生涯,直到这时听到天幕放出的沙盘对比,忍不住再次想起了永乐城之战。
假如自己把沙盘做得更精准一些,是不是能更好的避免当时与西夏人的遭遇战?
更甚者,是不是能让徐禧明明白白看出永乐城的缺陷,换一个地方?
沈括突然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还不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