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母女两个正说着话,外面就听见静鞭声音,康熙从外面进来:“娘儿俩说什么呢?”
“说十四的事儿,得了三千两不知道如何花用,我的意思是我帮他拿着,咱们九儿不同意,觉得该是让他自己拿着。
这个岁数了,也该知道如何管理银钱了。”
乌雅秀贞说道,这话也没掺假,之前确实是讨论过这事儿。
康熙笑道:“这三千两可是……算是借了九儿的光了。
九儿现在可是出了名的财神,指什么什么赚钱,做什么什么发财。”
京城里许多人都盯着九格格,盼着九格格能再有点儿新鲜花样呢。
九格格嘴角抽了抽,那抱歉得很,她日后大约……打嘴,这话可不能胡乱保证,为了美好生活,她指不定日后还能作出更多东西来,比如说,淋浴头,马桶,暖水壶,火柴。
但凡她用得到的,她估计都得想办法给弄出来。
说起来,这些东西,也确实是市场空白,一旦出现,必然是十分赚钱。
她转头看康熙,康熙也正笑眯眯的看她呢:“怎么,九儿还有什么好主意给汗阿玛分享分享?”
还是那句话,赚钱的事情谁也不嫌多。
国库并不丰盈,私库……也不算很多,若是能多赚点儿,他打算扩充一下海军,这两年,海上生意瞧着是挺好的。
但也因着海上生意挺好,招人眼红了,最近福建等沿海地区,倭寇很多。
那些倭寇很是……奸诈狡猾,并非是大军来犯,而是一股一股,流窜到沿海地区,屠杀沿海地区百姓。
从去年到今年,一年时间,福建那边上了折子,光是被屠杀的百姓,都数以千计了。
这可不是小数目了,三百人那就是个小村子了,数千人,那就是个小镇子了。
全大清才多少人口,三万万,倭寇一年杀掉数千人。
而且小团伙流窜作案,人就有些不好抓,当地官府又费力气又费人手的,也就抓了几个倭寇。
若是没有这海上生意,康熙都打算禁海了,大清原本也是禁海的,因为清朝刚建立时候,台湾香港澳门等地方,会有前朝之人来回流窜。
后来大清收复了台湾,但也并未说是完全掌握了这些地方。
再加上处处内乱,年年有百姓起义,按下了葫芦起了瓢,沿海又有海盗倭寇,朝廷实在是疲于应对,干脆就先禁海,只将精力放在内地,处处镇压民间起义。
也就是康熙登基之后,又有汤若望描述西洋盛景,又有乌雅秀贞参与海上贸易,让康熙认识到海上贸易的盈利,这些年康熙才没禁海。
但现在,倭寇又开始盛行。
这东西就像是那脑袋上的虱子,抓了一批有一批,总也抓不完,康熙的解决法子就是剃头。
脑袋光秃秃,那虱子在哪儿,不就一眼看见了吗?
可这海上贸易,又实在是舍不得——康熙自己也是偷偷的有在其中掺与的。
除了他自己,还有经手的梁九功,就谁也不知道了。
还是那句话,为官做宰,不能沾染生意场上事情。
尤其是做帝王的,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一旦有掺和这方面的事情,那一颗心就会跟着偏了,做帝王的一旦偏心,那就是天下的灾难了。
帝王是需要公允公正的,万不能有任何的私心和偏爱。
所以若是九格格有赚钱的法子,康熙就打算多弄点儿钱,扩大一下海军,那指不定这海上贸易就不用动了。
他这心思,九格格是不知道的,但是国家赚钱这事儿,九格格懂啊,国有制嘛,谁还不知道个国企了?
“汗阿玛想要充盈国库的话,我是有好点子的,之前六哥那玻璃交给了内务府,内务府拿出来拍卖了方子,交给了皇商去做,这是一种做事儿的手段,一次性的将银子给换到手了。
另外一种呢,就是朝廷可以出面开玻璃作坊,然后,选拔人才来经营,这经营所得,朝廷分一份儿,剩下一半儿归于玻璃作坊,这个呢,叫细水长流。”
“民间定然有议论声,说朝廷与民争利之类的,但朝廷若是低价售卖,那就是让利于民了。”
九格格知道的就是一些空泛的概念,得益于天天看新闻联播,大面上的话她是很会讲的。
“就好像盐,铁,茶叶一样……”
九格格继续说道,朝廷其实对于这方面是很有经验的,这几样就是朝廷垄断的生意,朝廷只管发引子,给谁引子,谁就能去做这一门生意,到时候这利润,一半是朝廷的,一半儿是商户的。
朝廷为什么要严查私盐,严查私人铁矿呢?一来是因为这两样都是战略物资,很重要,不能往外流传,二来呢,也是因为会侵犯朝廷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