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借助职权之便,贝利亚多次向孟什维克透露消息,甚至“光明正大”
地派传单,意欲告知对方契卡已经察觉了一切,劝说对方放弃搞事。
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建议领导以“和平手段”
解决问题。
当叛乱生后,贝利亚迅行动,逮捕了多名孟什维克领导者,然而对敌对势力的“清算”
也不过如此。
然而,正所谓“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他处处示好,对方却根本不领情。
直到暴乱动两周后,苏军部队赶到,“流血冲突”
最后还是生了。
193年,年仅31岁的贝利亚已晋升至外高加索地区契卡的领导人,他并不因此满足,反而多次写信给高层,希望能获准进行学习深造。
正是此举让他得到了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青睐,彼时,斯大林正希望从中层选择一批干部构建新的班底,年轻精干又好学的贝利亚立刻获得了关注。
1931年,贝利亚被任命为外高加索边区党组织的一把手,这段时期,他充分施展了自己强大的政治才华,极其出色的业务能力让他成为了当时苏联政坛上最炙手可热的新星之一。
例如,在贝利亚的亲自领导下,饱受战火摧残的第比利斯被改造成苏联基础设施最完备的城市。
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外高加索的工业设施就基本完成了现代化更新,地区内石油产量飙升,一跃成为苏联最为重要的产油基地之一。
再例如,在他的主持下,人们排干了科尔希达沼泽,让整片地区变成肥美的沃土,这一决策直接改变了整个格鲁吉亚的农业结构,使得格鲁吉亚农民成为了当时全苏联最富裕的农民。
相比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才华,贝利亚在政治方面的表现更是令斯大林欣喜不已。
后者敢于在高层会议上直接指出组织中存在的弊病,断言这会影响组织的展。
其实并非问题不够凸显,一些老干部为了讨好,对此避之不谈。
贝利亚的敢说令斯大林很是赏识,后者甚至下令将贝利亚的报告编进政治学院的必修教材。
从种种迹象中不难看出,贝利亚已然成为了斯大林“国王的班底”
中的一员。
然而实际上,当2世纪3年代中后期爆的那场大灾难来临后,贝利亚也受到了波及并一度遭到“冷藏”
。
原来,清算生后,外高加索地区的政治机关内也生了惨烈的内斗。
先是一批老干部被捕入狱,后来事端扩大,贝利亚的处境也变得相当微妙。
不过,托福于内务部长叶若夫同志的“出色”
表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这场政治运动的效果已经达到甚至出了斯大林的预期,这令后者有了忧虑,倘若不及时停止,它后续的展可能会彻底摧毁苏维埃政权的体系和根基。
狡兔死走狗烹,最高领导人心态的转变意味着叶若夫的政治生涯抵达了终点,此时,高层需要物色一位新的角色结束这场灾难。
于是,贝利亚带着他的使命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
正如我们在开头所说,贝利亚并不是这场政治运动的“主犯”
,相反,他是来“唱红脸”
,扮演“救世主”
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