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从县里转车回到家,远远地,甄亦凡就看见在晒塔里翻晒麦子的妈妈。
走近了,抬起头想喊一声“妈”
,却先映入眼帘的是母亲鬃边又增添的一缕白发,他一时喉咙哽咽,竟然未能喊出声来。
进了屋,放下行李。
妈妈问他在车站下车时看到老四没?这些天,老四天天到车站等他。
上个月下大雨时,他们几弟兄在河里捞了一些鱼,本来足够一家人饱餐一顿的,却为了等他这个当大哥的,老四不准吃。
把鱼放养在水缸里,隔两天死一条又捞出去,半个多月来,现在水缸里的剩下几条鱼只够打汤喝了。
老四的兄弟情意,让甄亦凡很是感动,他放下行李回转街头,去寻找等他回家的老四。
这个暑假,甄亦凡没打算在外面搬砖赚辛苦钱,他想跟着父母学做生意。
再有一年就要毕业了,祖祖辈辈都是农村人,都在这个田无半亩的大山里。
对于一年后分配工作的事,他心里没有一点底。
倒不如乘着暑假两个月跟父母学做生意,到时万一工作没分配好也有一个挣钱讨生活的门路。
再说,四年级开销也比以前大了,除了一直没告诉家里的学费上涨外,物价通货膨胀带来的生活费上涨,加上实习阶段经常往外面跑开支肯定大一些。
这些,他也不好意思向父母伸手。
这几年,除了他读中专,老二也上了中专,老三读高中,老四读初中,到处都要钱。
他只好学着“自力更生”
,哪怕减少父母一点点负担也是好事。
对于大儿子的想法,父母也没有反对,村上跟他差不多大的人早早开始干农活或者南下广东浙江一带打工赚钱。
甄亦凡虽然初中起放假就帮着在街市上卖粮食,但在永顺这边收粮食还没有试过。
乡里的小本生意也无非就是从湘西那边低价收购大米、苞谷、黄豆、绿豆等一些粮食,然后回到桑植本地集市上又卖出去,中间赚几分钱的差价。
还有就是两地的计量不一样,永顺属湘西民族地区,量米的“升子”
,桑植这边的是标准的两斤,而永顺那边不太标准是两斤四两,甚至有两斤半的,大小就要看自己的眼睛了。
还有平升、尖升的量法,平升就是将米装满,上面抹平,而尖升就是尽管让你堆,不管堆多高只要不滚下来都是你的。
除了计量之外,还要分清品种,好米和差米价格自然不一样。
最好的砂坝“颗砂”
米,据说以前是皇宫贡米,只有砂坝方圆几十上百亩好田出产,煮饭软糯、清香可口,是这一带最好的大米。
只要收到了,每斤差不多可以赚个角把钱。
县城里每次都有人到利福塔这边高价收购,转手卖给城里干部。
还有就是碾米,是用水碾坊碾出来的米,颗粒完整,卖相好。
最差的也就是最常见的机械打米机打的米,细碎不好看。
当然,还有“玩秤”
一些小手段,就是买卖过称时玩一些小动作,赚点“昧心钱”
,这些就不是甄亦凡能够学得的了。
所谓玩手段的都是做短期生意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至于“卖”
这个环节,最要讲公平,而且要尽量货美价廉,只有这样才一能培育长远的顾客,短斤少两赚“昧心钱”
的做法是自断前途。
没有人上了一次当还会上二次。
甄亦凡父母也从来没有玩这些小手段,做生意几十年靠的是“童叟无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