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万历的父亲隆庆,在本朝历史上是一个平淡而庸碌的皇帝。
在他御字的五年半时间里,开始还常常举行早朝,但是他本人却对国政毫无所知,临朝时如同木偶,常常让大学士代答其他官员的呈奏。
后期的几年里,则索性把这如同具文的早朝也加以免除。
1572年,万历皇帝即位,关于早朝这一仪式有了折中的变通办法。
根据大学士张居正的安排,一旬之中,逢三、六、九日早朝,其他日子则不朝,以便年轻的皇帝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攻读圣贤经传。
这一规定执行以来已近15年,越到后来,圣旨免朝的日子也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其他的礼仪,如各种祭祀,皇帝也经常不能亲临而是派遣官员代祭。
实际上,万历皇帝的早朝,即使按规定举行,较之前代,已经要省简多了。
先是早朝的地点很少再在正殿,而且在一般情况下早朝人员都不经午门而集结于宣治门,所有骏马驯象的仪仗也全部减免不用。
其次,御前陈奏也已流于形式,因为所有陈奏的内容都已经用书面形式上达,只有必须让全体官员所知悉的事才在早朝时重新朗诵一过。
万历登极之初,就以他高贵的仪表给了臣僚们以深刻的印象。
他的声音自丹田,深沉有力,并有余音袅袅。
从各种迹象看来,他确实是一个早熟的君主。
他自己说过他在5岁时就能够读书,按中国旧时的计算方法,那时他的实足年龄仅在3岁至4岁之间。
尽管如此,在他御字之初,由于年龄太小,临朝时还需要在衣袖里抽出一张别人事先为他书写好的纸片,边看边答复各个官员的呈奏请示。
他自然不能完全明白纸片上所写答语的含义,而只是一个尚未成年的儿童在简单地履行皇帝的职责。
他既为皇帝,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人和他平等。
在两位皇太后之外,他所需要尊敬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张居正张先生,另一个是“大伴”
冯保。
这种观念,不消说是来自皇太后那里。
张、冯两人结合在一起,对今后的政治形势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这一点,自然也不是当时不满1岁的万历皇帝所能理解的。
张居正似乎永远是智慧的象征。
他眉目轩朗,长须,而且注意修饰,袍服每天都像崭新的一样折痕分明。
他的心智也完全和仪表相一致。
他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能揭出事情的要害,言辞简短准确,使人无可置疑,颇合于中国古语所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
万历和他的两位母亲对张居正有特殊的尊重,并称之为“元辅张先生”
,其原因说来话长。
在隆庆皇帝去世的时候,高拱是当时的“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