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他们不断地以寡敌众,击败了数量上占优势的中国官军,而中国的农民造反,却大抵缺乏这种能力。
这些海寇乘坐可以装载百人左右的船只登陆。
大举入侵时,常常集结3-5艘船只,人数多达几千。
在他们的凶焰最为高炽之际,可以有两万人据守占领区内的军事要地。
本地的居民在威逼利诱之下也有不少人参与他们的行列,其中有的人在以后被押送至日本作为奴隶。
他们劫掠的物品不限于金银珠宝,根据需要和可能,他们也夺取内河船只和其他商品。
有一段记载提到他们曾大批搜集蚕茧并勒令妇女们缫丝。
这种情况业已与占领军在当地组织生产没有多少差别。
在入侵的初期,他们几乎战无不胜,主要原因在于战术的优势和武器的精良。
他们能极其娴熟地使用双刀,并且和近旁的伙伴保持密切的联系,互为呼应,协同作战。
颇为特异的是,他们的指挥信号乃是班排长手中的折扇。
当双方开始接触,班长排长把折扇往上一挥,他们的部下就以刀锋向上。
当对方的注意力为这种动作所吸引,他们就突然倒转刀锋迎头砍下。
这种双刀的长度不过5尺,但在一个熟练的使用者手中挥舞,一片刀光,使“上下四方尽白,不见其人”
,可以在一丈八尺的方圆之内杀伤对方。
其他常见的武器还有弓箭和标枪。
据记载,“倭竹弓长八尺,以弓蹈其绡,立而矢。
……镞宽二寸,……近身而,无不中者”
,所掷的标枪“不需竿,突忽而掷,故不测”
。
至于火器,似乎并没有为他们所重视。
虽然戚继光说过鸟铳由日本传来,但在记录上却看不到倭寇曾有效地使用这种武器。
他们偶而使用的火炮,看来也是在中国俘获的战利品。
倭寇的基本战术是派遣3人以下的小部队进入村落,这些小部队的进止必在严密的互相照顾之下。
协同的信号是令人战栗的海螺声。
这些入侵者善于使用当地的向导,并熟练地派遣尖兵和斥候,有层次地展开兵力,并以佯攻、驱使难民在队伍的前面等等方式,造成中国官军的扰乱和疑惑。
中国官军根本无法对付这一套战术,即使是士气最为高昂的部队,他们的对策也不过是仅凭血气之勇猛冲敌阵,既无有效的队形,又缺乏侧翼和后续部队的接应,其经常遭到失败就为势所必然。
南直隶和浙江两省,河流湖泊极多,官军溃退时有如狼奔豕突,被践踏或被挤落水致死者也为数累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