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奏本由呈奏者自己送到会极门,由管门太监接受。
由于这样,奏本的内容,在皇帝批示并送交六科廊房抄写公布以前,别人是无从知悉的。
在全体臣僚中引起震动的本章,往往属于这一类奏本。
万历登极之初批阅本章,只是按照大伴冯保的指导,把张先生或其他大学士的“票拟”
改用朱笔批写就算完成了职责。
其中有些本章的批示极为简易,例如“如拟”
、“知道了”
,简直和练习书法一样。
而且按照惯例,皇帝仅仅亲自批写几本,其他的批写,就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用朱笔代劳。
这朱笔所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如果没有皇帝的许可而擅用未笔,就是“矫诏”
,依律应判处死刑。
但即使是这些例行的批语,不到1岁的万历皇帝恐怕还是无法理解它的全部含义的。
例如“知道了”
,实际的意义是对本章内的建议并未接受,但也不必对建议者给予斥责。
这些深微奥妙之处也只有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深理解。
重要官员的任命,即人事大权,也是决不容许由旁人代理的。
作出这一类决定,总是先由张居正和吏部提出几个人的候选名单,而由皇帝圈定其中之一。
万历皇帝虽然年幼,他已经懂得排在第一的是最为称职的人选,只要拿起朱笔在此人的名字上画上一圈就可以体现他的无上权威。
他从即位以来就不断受到这样的教育:他之所以能贵为天子乃是天意,天意能否长久保持不变则在于人和。
要使百姓安居乐业,他应当审慎地选择称职的官吏;而要选择称职的官吏,他又必须信任张先生。
上述情况表明,张居正在人事任免中起着实际上的决定作用,这就理所当然地招致了不满。
在万历12岁的那一年,他几次接到弹劾张居正的本章。
有人说他擅作威福,升降官员不是以国家的利益为前提而是出于个人的好恶。
有人更为尖锐,竟直说皇帝本人应对这种情况负责,说他御宇三年,听信阿谀之臣,为其蒙蔽,对尽忠办事的人只有苛求而没有优待,这不是以恕道待人,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天意的不再保祐。
本朝有一个习惯,以气节自诩的大臣,如果遭到议论攻击,在皇帝正式表明态度之前,自己应该请求解职归田,以示决不摸棱两可,尸位素餐。
张居正既然受到直接间接的攻击,他就立即向皇帝提出辞呈,说他本人的是非姑且不论,但有人说他成了皇帝陛下和舆情之间的障碍,他在御前所能起到的作用已被这种议论一扫而光。
既然如此,留亦无益。
qu9.。
qu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