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这些为数两千的京官,是否都能具备上述的品德,因而形成一个巩固的集团呢?如果事情真是这样,则他们身为文官中的优秀分子,自应感化其他文官,而后者也就应该具有移风易俗的能力,使全国11多个县的民风杜绝刁顽而日臻淳厚;本朝刑法中所有骇人听闻的处罚如凌迟处死,也应当早已废止了。
如果事情真是这样,这么多身穿獬豸服饰的文官监视其他百官也就毫无必要,皇帝也无须乎赫然震怒,廷杖百官了。
可见理想与事实,常常不能相符。
否则申时行在执行职务时一定会大感轻松,而以下所叙的事情也不至生了。
辅申时行虽然提倡诚意,他对理想与事实的脱节,却有一番深切的认识。
他把人们口头上公认的理想称为“阳”
,而把人们不能告人的私欲称为“阴”
。
调和阴阳是一件复杂的工作.所以他公开表示,他所期望的不外是“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
。
达到这个低标准,已经需要一番奋斗,如果把目标定得更高,那就不是实事求是了。
要消除文官中不愿公开的私欲是不可能的。
因为整个社会都认为做官是一种财的机会,不少的小说和笔记都写到,一个人得中进士,立即有人前来出谋划策,如何买田放债,如何影响诉讼,如何利用权势作额外收入的资本。
北京的一些放债人,经常借钱给穷困的京官,一俟后者派任地方官,这些债主就随同任所,除了取回借款之外,还可以本外加利,利又成本。
地方官综揽民政与财政,致富的机会至多。
至于官员本身,向这种社会风气投降的程度则各有不同。
大多数人觉得在似合法又似非法之间取得一部分额外收入,补助官俸的不足,以保持他们士大夫阶级的生活水准,与情操无损。
另有相当数量的官员,则声名狼藉,其搜刮自肥的劣迹令人愤慨。
再有一部分极端人物,则属清高自负,一介不苟取于人,这绝对的道德观念,可以由古怪的南京都御史海瑞作为代表。
这三者的差别,也就是文官之间不能和谐的一大原因。
中枢的管理又被官僚习气所掣肘,这是中央集权限难避免的结果。
中央对很多边远县份的实际情形无法直接获知,只能依赖地方官的报告。
这种文书从地方送达中枢就常常需要一个月。
执笔者铺陈情事,动辄使用自古以来最为华丽的辞藻,可是他们却足不出户,所引用的统计资料也许已经一百年没有修订过。
中枢的大厦坐落在无数含糊暧昧所叠砌的基础之上,于是就必须找出自己的行政管理办法。
这种办法,即以“责任”
二字为交代。
一个地区生了问题,府县官自然责无旁贷。
例如三千亡命之徒,丛聚为盗,当地地方官必受检举。
他可以被指责为因循贻误,缺乏胆识,以致事态不可收拾;有时被检举的罪名,也可以完全相反,而被论为浮躁轻率,以致迫使亡命之徒铤而走险。
这样,凡是生事故,中枢之是否能作深入的调查研究已无关宏旨,上级总可以归罪于下级地方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