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这年代之前,英国为一个“不能在数目上管理的国家”
(thetiageab1e),法律即有不同的见解,法庭也有三四种不同的种类。
所谓普通法(1a)者,乃中世纪遗物,绝对的尊重成例,凡以前没有做的事都不能做;对地产注重使用权。
对所有权倒弄不清楚;缺乏适当的辞章,足以解释动产的继承权;不动产的押当,也不符合社会需现款的情况,也没有将地租按时价调整的办法;农作物只能推销于本地,限于历史上有基础的市场。
其他如组织公司,宣告破产等全未提及。
简言之,这种法律以旧时代的习惯作倚衬,无意改革。
一到17世纪初期,大批白银由西半球输入,物价陡涨,英国内地也受国际贸易及国际战争的影响,整个社会动摇。
地主则不能保持自己的产业,商人则不愿付额外之税,皇室则因军备增加而无法筹饷,一般贫民及小市民也为生活所逼,有时感情冲动。
宗教上教义中抽象之处更给他们火上加油,其所谓君权、民权的争执,两方都有理由,其困难之处则是问题的范围已经过成例。
1689年不流血的革命之后,即无此征象。
以前的问题掀动了半个世纪,到此渐渐销声敛迹。
宗教之派别的冲突也好像被遗忘了。
其中最大关键,则是兵戈扰攘之后,农村组织已有变化。
英国17世纪,当然谈不上平均地权,所改革的是内部规律化。
以前地主不知道自己产业在何处,种田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赁户还是半个业主的糊涂情形也慢慢地被肃清。
以前地界不明的情形至此渐渐规律化。
而普通法的法庭能接受公平法(equity)也是一种进步的征象。
公平法本身非法律,而不过是一种法律观念,等于习俗所说“照天理良心办事”
。
在英国初行时,只限于英皇所控制的若干法庭,有额外开恩之意。
17世纪中叶后,普通法的法庭处于时势的需要,对这种观念让步一二,也是逼于事实。
结果是积少成多,妥协的办法也认为成例。
1689年革命后,普通法的法庭,更受席法官的指示。
以后与商人有关的案子,照商业习惯办理。
这样一来,英国的内地及滨海、农村与工商业中心距离缩短,资金对流,实物经济变为金融经济,可以交换的条件(intergea1ity)增多,分工较前繁复,所以整个国家可以以数目字管理。
同时英国传统上又有司法独立及议会政治的沿革。
这样一来,其高层机构及低层之间可以以最灵活的商业原则作联系。
一时控制经济力量之雄厚及其效率之高大,世无其四。
大英帝国因之称霸世界到好几个世纪。
所以,商业资本作国家组织的基础,都是由小而大,从没有农业根底的国家逐渐传播到小有农业基础的国家,而更波及农业基础甚高的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