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从以上情形观察,以中国历史一百年或两百年的立场作基点,不能和世界历史衔合。
如果要坚持短期历史的观点,则不仅威斯俾及(Respighi)的音乐不能听,即孔子的仁民爱物也是反动。
假使我们把中西历史都推后三五百年,才可以看到,因为世界工商业技术的退步,所有国家都要从以前闭关自守的形势,将社会生活方法作彻底的改造,以期适应新的世界金融经济,中外无可避免。
西方的民主与自由,以“市民特权”
(nichise)为基点,和日本的大名政权,授权于藏元的情形类似,所以改造比较容易。
中国立国向来以贫农及小自耕农的经济立场作基础,农村内部复杂的情形不可爬梳。
所以要经过很多流血惨剧,才能造成可以在数目字管理的形势。
据我揣测,只能用这样的解释,才能渐渐促使当日曾受内战影响的两方同胞,今日处于台湾海峡两岸客观的接受。
今日中国所称“一国两制”
骤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宣传工具,但是荷兰初成的联邦制也实际上是“一国两制”
的表现。
英国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思想作司法的基础,利用司法制度不声不响地使社会融合,也是渐渐由“一国两制”
造成一国一制。
但是“一国两制”
不是没有危险的,美国开国时以保障人权为前提,却又因为联邦制在南方姑息奴隶制度,终生内战。
日本在19世纪尽量学西欧,对农民生活则不顾及,也可以算作一国两制,而引起滔天战祸的悲剧。
一国两制的精神需要彼此将眼光看远,在长久的历史中,找到合作的逻辑,而且今后也只有使两方更为接近,不致越来越远。
在技术方面讲,这一国两制的实行在今日中国必有很多困难,但是不是不可能的。
六七十年前孙中山先生著三民主义就提到一方面即要限制私人资本,一方面又要扶植私人资本,骤看起来,也是自相矛盾,孙先生也被批评为不着实际,今日看来,实在是世界一般趋势。
况且美国虽称资本主义国家,也并没有放弃限制私人资本的立场,而最令我们存信心的,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以任何“主义”
解决问题都不可能是依样画葫芦,都是要处在绝境于“柳暗花明”
之中突过难关,创造出一种新环境。
英国实行民主,还保存一千年来一脉相承的皇室,日本的美浓部博士在第二次大战前作“天皇机关说”
,大有离经叛道的意思。
今日其学说即已为事实印证。
中国过去在汉朝以儒家笼括法家、道家及阴阳家的思想。
在隋唐时代又笼括了佛家的思想,都是在矛盾中得到统一。
可见时势需要,即不可能亦成为可能。
这样解释历史,和很多人所说的“历史主义”
(historicis相近。
粗看起来好像应该生的事情都会生,不应该生的事情不能生,伦理道德没有真实的意义,再强调说优胜劣败,“力量即是正义”
(mightisright),但是这种社会天演论(sois,乃前世纪遗物,也不是我读书的经验。
《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