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他们?”
朱高煦疑惑,难不成朱瞻壑雇了一群人?
二月初,经过一个月的修书工作,孙铖最终忍受不了解缙的工作态度,选择告状告到了朱高煦面前。
况且就朱瞻壑的描述来看,这种情况还不是个例。
消息传来时朱棣正结束西角门的政务,刚刚来到几筵殿。
“山东数量最多的几批学子已经毕业,他们一毕业,那大部分教习就要面对无学生可教的局面。”
只有学子的数量多了,他才能知道自己传播的那些数理化知识能否让大明明出更多东西。
这样的环境下,朱瞻壑自然读不下去,便选择带朱瞻圻逃学,每日在内城的茶楼里留个雅间,随着自己的兴趣翻看那些教材。
亦失哈的担心不无道理,毕竟如今的大明全年财政折色也不过三千万贯出头罢了。
这么一看,朱高煦突然想起了前世的某部电视剧。
“是……”
王彦颔退出了几筵殿,待他走后的几筵殿,便只剩下了不断焚烧黄纸的朱棣。
“你要做的,就是把我准备的那些书塞入其中。”
朱高煦交代了一句孙铖,孙铖见得到了回应,也生气的拱手作揖:“那臣退下了。”
在朱高煦的记忆里,孙铖是个脾气很好的人,如今居然被解缙惹生气了,这反倒让他觉得十分有趣。
如今大明朝需要从低质量教习向高质量进行改变,可财政又不支持保留原本的低质量教习,因此只有淘汰低质量,使用高质量。
也就是说,一名备考科举的考生,仅凭补课便能获得四五个劳力的收入。
朱高煦低下头继续处理起了奏疏,而事实也如他预料的一般。
如此大的工作量,老和尚忙的脚不着地,反倒是解缙虽然顶着“第一才子”
的名头,可却并没有对成书进行干预。
望着徐皇后的梓宫,朱棣将手中的黄纸放入了火盆里,火光照的脸上阴晴不定。
“找个人安插些东西,我就不信收拾不了他们。”
亦失哈疑惑走到书架,找寻一番后将文册拿出打开,只是稍微翻阅便语塞当场。
再往后,太学的学子得不断明创造,逐步增加教材厚度,然后才分出大学。
这么一想,朱高煦也觉得挺对的。
“你准备一下,对天下官学开始宣布,自今年起,改官学为小学,每年正月为教习考核月,考核五年一考,若是没有通过考试,则无法继续担任教习。”
对于中学毕业的人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这些日子的他,正在不断地往《永乐大典》之中掺杂私货,各类以先秦口吻写出的史籍被塞入《永乐大典》之中。
三杨当上殿阁大学士的时候,他们知不知道宣德年间需要减免百姓压力,需要减轻军户压力?
他们知道,但是他们不说也不做,而他们不说不做,朱瞻基自然也不会主动的选择调整。
朱高煦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是让亦失哈去翻看文册。
“如果将他们投入江南,那他们能解决起码二百万生源的问题。”
因此,他们明面上抗拒新政,私底下却学的比谁都快。
即便经过自己十年的大力展,南京的平均工价也不过从洪武年间的每日二十文,涨到如今的二十五文罢了。
“开始重视官学了吗……”
“谁知道会不会什么时候复起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