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棍子文学网】地址:https://www.exowx.net
在他们留在君士坦丁堡安葬死者并努力恢复战后的秩序时,女王在基什马尔顿取得的胜利已经传至欧洲内陆,连带蒙古人的残忍行径一起,闻此消息,洪诺留三世精神大振,不仅表彰了皇帝和女王在东方的举措,也强力弹压了有关对抗瘟疫和蒙古人实乃违逆天主旨意的不和谐声音,除此之外,他还命令义大利各贸易城邦为皇帝和女王提供将军队运往叙利亚的船只,「他们能率领一次拯救耶路撒冷的十字军,他们也能率领第二次」。
话虽如此,但要想将军队运送至叙利亚毕竟需要时间,好消息是,进入夏季,炎热的天气阻碍了蒙古人攻城略地,而埃及,已经继位的卡米勒苏丹也响应了腓特烈的求援,再次保证在基督徒与蒙古人的战争中坚守中立,除此之外,他们还拉拢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盟友,「阿萨辛」,由于曾经刺杀蒙古将领,他们的本部遭到血洗,但有一部分训练有素的刺客侥幸逃出生天,愿意与基督徒合作向蒙古人复仇,腓特烈于是安排他们继续以刺杀的形式骚扰和打击蒙古人的军心,并许诺他们可以在战后前往埃及或者西西里开启新生活。
外交也好,军事也好,他们对蒙古人的包围态势已经形成,但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兵源应对敌人,他们还是在境内发起了全境召集令,号召骑士准备好前往东方支援。
预感到冬季将至丶补给将竭,又听闻了击败另外两路蒙古军队的援兵即将前往叙利亚的消息,这最后一支西征的蒙古大军冒险发动了对耶路撒冷的突袭。
在蒙古人的火药和先进的攻城器械面前,耶路撒冷的城墙并无多大抵抗之力,攻破耶路撒冷后,蒙古军队又劫掠了叙利亚许多富庶的城市,终于缓解了自身的补给压力。
1223年1月,第一批援军终于抵达了叙利亚,暂时在仍被基督徒控制的亚实基伦港口落脚后,玛蒂尔达便着手整合了耶路撒冷的残军及流亡者。
有关军队的统率和整编
几乎由女王主持,皇帝虽然在场,但几乎不提供意见,只在他的妻子和臣属发生争执时为妻子提供支持。
有别于其他人主张立刻夺回耶路撒冷的呼声,玛蒂尔达压制了这一诉求,坚持等到足够封锁叙利亚海岸的舰队全数抵达后才开始行动。
此时已是1223年4月,基督徒军队的补给尚还充分,并且已经通过数月的训练掌握了他们的新武器,同时,西西里的商队也从埃及运来了大批粮食,兵强马壮之际,玛蒂尔达终于下令动身北上,收复了阿克等沿海港口。
出于对地形的熟悉,这一阶段的战争还算顺利,但在争夺太巴列湖这一关键水源地的战斗中,双方陷入鏖战,直到冬季基督徒军队才依靠稳固的补给线和同宗的支援夺取此地。
埃及的卡米勒苏丹表面上虽然坚持中立立场,实则立场隐隐倾向基督徒一方,这令他颇蒙受了一些批评,察觉到这一点,蒙古人拉拢了卡米勒苏丹最大的反对者,他的兄弟穆阿扎姆,许诺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叙利亚领土归还给他,穆阿扎姆于是拦截了卡米勒苏丹借正常贸易为由向基督徒军队运送补给的船只,并掀起叛乱。
这是外交上的成功,也是外交上的失败,经过卡米勒苏丹多年的经营,穆阿扎姆已不足以与他对抗,而蒙古人插手阿尤布王朝内斗正给了卡米勒苏丹名正言顺加入战争的藉口,他从大马士革突袭蒙古人的营地,在客观上和基督徒军队形成了合围。
见此良机,玛蒂尔达果断下令军队主动出击,在1224年3月再次夺回耶路撒冷,而后迅速包抄了蒙古人的残军,并将他们一路逼杀至约旦河附近。
他们的后路已经被阻断,也无法再补充他们最重要的战马资源和攻城器械,由于水土不服,蒙古军队中开始盛行痢疾,不需要再进一步抢攻他们也不会再对欧洲构成威胁了。
至此,他们已经可以着手安排战后秩序,在重新分配和安顿了耶路撒冷的领地和地产后,腓特烈再次出面和卡米勒苏丹签订了和约,将停战协议再延续十年,同时卡米勒苏丹同意收留流亡的阿萨辛派并继续派人维护朝圣路线的安全。
「我一直认为你们是最出色的基督徒君主,而你们保护的不止基督徒。
」分别的时刻,卡米勒苏丹再次感叹道,他看着眼前尚还年轻的一对夫妻,十年前,他就认为他们十分般配,十年后,他也同样如此认为,「你们兼具智慧和勇武,如先知和圣妻一般改变了历史和帝国,何况你们还这样年轻,真不知晓未来的世界会因你们的存在发生怎样惊奇的变化!
」
「先知有十二个妻子,而我只有一个。
」腓特烈温声道,他走上前,用撒拉森人的礼节握住卡米勒苏丹的双手,拥抱他,苏丹的胡须抵着他金色的卷发,「能再次见到您真的很开心,但这次告别之后,我们是真的不会再见面了。
」
他确实不会再见到这位杰出的君主了,少年时期,在他接过理查一世赠与他的宝剑时,他也意识到他不会再见到这位英勇的国王,他在回到他的王国后没几年就死了。
逗留在耶路撒冷的后续时间里,他又借战后重建的名义以西西里的法律为蓝本规范了叙利亚的贸易秩序,划分了撒拉森人的定居区并针对基督徒和撒拉森人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制定了法律。
这个阶段,主持全场的成了腓特烈,尽管利益受损的十字军贵族希望英格兰女王能够替他们主持正义,但玛蒂尔达一直不予回应,只在必要的时刻为丈夫提供支持。
进入1225年,耶路撒冷的改革终于初见成效,而这个时候,罗马传来了另一个消息:在继位教皇仅五年后,洪诺留三世因病去世,枢机主教乌戈利诺继位为教皇格里高利九世,而格里高利九世的第一道谕令,就是宣布已不再构成威胁的蒙古人实乃替天主惩治不洁者的「白马骑士」,并对阻止蒙古军队西进且与异教徒合作的皇帝和女王颁下了绝罚令。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